就這樣,當村民們在房前屋後懸掛的火腿、肉製品逐漸被收歸發酵倉庫之後,銀杏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寂寥的季節。
根據‘鏡湖景區’遊客接待中心的統計資料,進入11月中下行之後。鏡湖景區的遊客接待量一直徘徊在2000左右,在11月底的時候,進入了今年的最低,每天不足一千人來到銀杏村。
遊客的到來讓整個景區變得安靜了許多,不過很多村民並未因此而坐立不安,倒反可以趁此機會好好休息一下。
畢竟從開春起,‘鏡湖景區’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人滿為患,所有村民都在連軸轉,都已經有點吃不消了。如今,遊客減少,村民們索性騰出時間好好休息,對客棧、店鋪等等進行各種改進,以迎接未來的客流高峰。
至於銀杏村村委會,也是趁此機會組織人手對村子裡、景區內的公共設施進行維修和擴建,確保滿足遊客的需求。
比如,增加景區內公共廁所的數量、休整村子內外的各條通道、增加路燈、新增休息長椅等等,工程不大,不過卻相當瑣碎。
就在銀杏村乃至整個銀杏新區都在默默地為將來的客流高峰做好各種準備的時候,一股‘美食旋風’開始從北平掛起了!
…… ……
2011年12月3日,星期六!
經過近十天的大肆宣傳,許多人都知道國家電視臺綜合頻道將會在今天晚上黃金時間8點鐘播放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華夏》。
在資訊時代,任何一個新聞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都會傳遍整個社會,更何況是國家電視臺花大力氣進行的宣傳呢?
因此,許多人們吃過晚飯、看完了《新聞聯播》,都繼續坐在電視機前鎖定綜合頻道,想要看看這個預告片極為精緻的美食紀錄片究竟有沒有報道上所說的那麼精彩?
遠在西南邊陲的銀杏村,12月的夜晚黑得很快,七點過後屋外就已經看不見人影了,凜冽的寒風讓大部分村民選擇窩在家裡看電視、上網。
不過今天晚上有點例外,‘銀杏學校’的禮堂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原來村民們正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準備集體收看《舌尖上的華夏》第一集!
蕭風一家老小也沒有錯過這個熱鬧,一家人帶著妮妮、抱著鈺兒寶寶來到小禮堂,不時和相熟的村民、親戚說會話。
看著村民們洋溢著幸福的笑臉,蕭風儼然回到了20年前,每當鄉村電影放映隊下鄉的時候,村民們也是帶著這樣的笑容集體觀看電影,那是一個物質匱乏,精神豐富的年代。
如今,‘銀杏村’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百萬村,基本上每個家庭的年收入正在逼近百萬大關;不過如今的銀杏村村民並沒有因為暴富而失去了本心,依舊是淳樸善良的山民。
似乎是按下了開關一樣,隨著大螢幕顯示器上的廣告結束,村民們意識到節目馬上開始了,整個現場頓時安靜了起來!
片頭出現的時候,村民們都是不由自主地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雖然片頭裡碧羅雪山的畫面已經在預告片裡看過無數次,但是大家心情還是不可遏止的激動起來。
簡短的片頭結束之後,《舌尖上的華夏》為觀眾們呈現的第一個小故事,就發生在銀杏村,發生在大家的身邊。
村民在雨季裡披星戴月出發採摘松茸的場面,熟悉的場景、熟悉的鄉音還有那些熟悉的面孔,讓所有的村民都驚呆了。
以前銀杏村也不是沒有上過電視,各種級別的新聞節目之中經常能夠見到‘銀杏村’的身影,但是《舌尖上的華夏》把銀杏村拍攝得太唯美了。
雨季的銀杏村籠罩在層層煙霧之中,碧羅雪山猶如一位遮掩面紗的美人,一點點在鏡頭之前展現出自己的美麗,令人沉醉其中。就是看慣了碧羅雪山的銀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