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學會了用幽默來保護自己。”
李明點了點頭,眼神中透出一絲無奈。
---
第四幕:直面恐懼
在接下來的治療中,李維幫助李明逐步認識到他使用幽默作為防禦機制的原因。透過防禦機制分析,李明開始意識到,他對失敗的恐懼和對他人評價的在意,是他依賴幽默的根本原因。
“李醫生,我最近發現,我總是害怕失敗。”李明在一次治療中低聲說道,“每次遇到困難,我都會用幽默來掩飾自己的不安。”
李維點點頭:“你覺得,這種對失敗的恐懼,源於什麼?”
李明沉默了一會兒,隨後低聲說道:“可能是因為……我小時候,父母總是對我的成績要求很高。如果我考得不好,他們就會很失望。”
李維輕聲問道:“你覺得,這種失望,讓你對失敗產生了恐懼?”
李明點了點頭,眼淚突然湧了出來:“是的……我總覺得,如果我不能做到最好,別人就會看不起我。”
李維輕聲說道:“或許,你可以試著放下這種恐懼,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李明沉默了一會兒,隨後低聲說道:“我……我會試試。”
---
第五幕:摘下面具
幾個月後,李明的情況有了明顯改善。他不再總是用幽默來掩飾自己的感受,而是學會了直面問題,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在一次治療中,他主動對李維說道:“李醫生,謝謝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永遠都摘不下這個面具。”
李維微微一笑:“其實,真正摘下面具的人是你自己。我只是幫你找到了那條路。”
李明點點頭,目光中充滿了感激:“我最近發現,當我不再依賴幽默時,反而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李維站起身,拍了拍李明的肩膀:“這就是成長的力量。”
---
結尾:李維的獨白
“防禦的面具,有時會讓我們感到安全,但它們也可能讓我們遠離真實的自己。只有當我們勇敢地摘下面具,直面內心的恐懼和脆弱,我們才能真正地成長。而作為心理醫生,我的任務就是陪伴病人走過這段艱難的旅程,直到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
李維站在診所的窗前,望著遠處的夕陽,嘴角微微上揚。他知道,今天的治療不僅治癒了李明,也讓他自己更加堅定了作為心理醫生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