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響又笑眯眯地問蔡邕:“老師,吾有一惑,不知該不該問?”
蔡邕氣鼓鼓地說:“還有什麼不該問的?”
“請問老師高壽幾何?”
“老夫今年七十有餘!”
“老師估計新漢一統天下,尚需多少時日?”
“短則十載,長則二三十載。新漢必能一統天下。”
“老師,人生七十古來稀。您現在雖稱高壽了,然新漢一統天下,尚需時日,倘有朝一日,您駕鶴西去,然天下未平,您編修《漢書》的大業,又該當如何?”
蔡邕氣鼓鼓的望了顧雍一眼,說:“我本欲將此大業,傳之元嘆,如今卻要另尋他人了。”
陶響哈哈大笑起來,弄得蔡邕有些莫名其妙。
陶響道:“老師何必另尋他人?我看師姐才華橫溢,博學多才,又掌管徐州圖書館多年,查證資料極其熟練。且師姐年齡還輕,若得師姐相助,不是更能輔助老師,完成編修《漢書》大業?”
“可你師姐終歸是女兒身,恐有不便之處?”蔡邕早就思量過了。編休史書,是個浩大的工程,遠非一人或幾人就能完成的。
“老師何其謬也。天下工作,男女各擅勝場,比如男耕女織,各有分工。然學問一道,卻無區別。誰說女子就不如男的!
商代武王皇后婦好,就連帶兵打仗,也都能勝任。且為我炎黃子孫,開疆拓土,不知凡幾!無它,熟讀兵書耳。
老師倘若還不放心,我現在就為師兄,師姐保得一媒,請獻帝下令,讓師姐嫁與師兄。讓師兄有閒暇時間,參與編修《漢書》。”
陶響一番話,可謂石破天驚。炸得蔡邕,顧雍二人魂飛天外,又驚又喜!
陶響又趁熱打鐵,循循善誘地說:“師兄有朝一日,若是能參與國家大事。對歷史的程序和一些平常讀書人,難以接觸到的隱秘之事,肯定有不同尋常人的看法。這對老師編修《漢書》,絕對是一個有益的助力。
一番話,說得蔡邕心花怒放。於公於私,再也找不到反對的理由了。顧雍得償所願,陶響又喜得一治政大才。
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