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影谷戰後,天風門宗主與首席長老整合了刑堂、刀王堂的最新情報,隱隱摸索到一條清晰脈絡:化星堂餘孽恐已匯向東荒,或許與魔宗更大勢力牽連;刀王堂堂主失聯,亦應落在其中。
層層蛛絲馬跡皆指向“遠東”,宗主不可等閒視之。
某日清晨,宗主在主峰內殿召見副堂主、刑堂長老與陣符堂長老,宣示一項重大決策。
宗主目光嚴肅:“我門近期兩敗化星堂據點,卻未擒獲主謀,且堂主音信不明。為遏止更深危機,宗門擬組一支‘東征先遣隊’,探查化星堂、魔修在東荒之動向。若勢力過盛,當再集大軍。”
副堂主一聽,心頭微震,暗想:終於要往東荒尋堂主。
刑堂長老亦拱手:“善!當速出擊,否則敵人可能鞏固勢力再禍天下。”
整裝的先遣隊自然少不了刀王堂主力。陸青雨、薛玄一此刻作為堂內新晉金丹與血碑強者,更是被宗主點名:“你二人與副堂主同往。實力足夠,也有北域、詭影谷實戰經驗。”
“是!”陸青雨、薛玄一併肩行禮應下。
副堂主心中暗松:有刀矛二人隨行,先遣隊戰力無虞。
宗主與首席長老商議:先遣隊人數不宜多,重點在機動和隱秘,免打草驚蛇。
由刀王堂副堂主領隊,帶陸青雨、薛玄一等百餘精銳,再加刑堂十數執事、靈丹堂少數醫修、陣符堂破陣師,共約二百人;
一旦偵知魔宗大軍或化星堂據點規模太大,便速回報宗門再調援軍。
出征令下,刀王堂上下忙碌整備。副堂主、陸青雨、薛玄一為核心,以分隊形式編組,裝備好飛舟與符器。堂內弟子士氣雖高,卻也帶幾分對遠東未知的擔憂。
副堂主特別交代留堂長老:“防範叛徒餘黨暗襲。若新動靜,我等將與宗門保持靈符聯絡。”
靈丹堂與陣符堂間也做緊密銜接:東荒路遠,更有毒瘴、陰風之險,需準備充足。
臨行前夜,陸青雨於靜室再度運功調傷,金丹之力內斂,已恢復八九成:“此行或更險,但亦是突破之機。若能在生死對抗中一舉鞏固中期,不愧我刀道。”
薛玄一在天瀾峰院落小修血碑,默唸“鎖解心法”,感到經脈基本平復,可重現戰力高峰:“待到了東荒,若再遭魔修圍擊,我定全力應對,更精煉解碑術。”
三日後,東征先遣隊於清晨時分在山門外集結。天風門弟子聚集歡送,氣氛熱烈又嚴峻,顯然對這次東征既寄厚望又隱隱憂心。
副堂主、刑堂長老站在最前,刀王堂旗幟隨風顫動;
陸青雨、薛玄一分列左右,眼神堅毅。
宗主與首席長老親臨送行,言簡意賅:“東荒兇險,化星堂與魔宗或已聯手。諸位務必小心偵查,先以收集情報為重,若能救回堂主更是幸事。請勿輕易冒進,如敵勢過盛,速報我宗。”
副堂主拱手:“謹尊法旨。”
刑堂長老亦應:“必不辱命!”
大軍揚塵出發,近兩百修士分乘數艘飛舟破空而去。刀王堂弟子高呼“斬魔除叛,誓揚宗威!”士氣沖天;刑堂執事默然護衛,陣符堂破陣師也整裝就位。
天風門山門越行越遠,眾人心緒複雜:此行或涉堂主安危,也關正魔大局。
陸青雨與薛玄一併肩立於主舟甲板,眺望遠方雲靄茫茫。二人互望一眼,無需多言,卻感到同心共奮:
“刀矛之誓,已伴我們多場血戰;今再行東荒,無論化星堂或魔宗,都終將阻不住。”陸青雨心中熾熱;
薛玄一心道:“若能查出堂主線索,也了卻副堂主一樁心結。”
離開天風門數日後,先遣隊踏上陌生的東荒之路。傳聞東荒地形複雜,氣候惡劣,遍佈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