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葉圓滿完成使命,回到了大燕國。
大燕國上下都知曉了他此次的功績,百姓們夾道歡迎,歡呼聲此起彼伏。
蘇葉進宮面見女皇青嵐。
宮殿中,青嵐高坐在王座之上,她身姿婀娜卻有著不怒自威的氣勢。
看到蘇葉,女皇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
“蘇葉,你此次做得極好,不僅化解了蠻夷部落與我國多年的仇恨,還為邊境的和平與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青嵐的聲音在宮殿中迴盪,帶著幾分讚賞。
蘇葉恭敬地行禮:“陛下,這都是陛下聖明,有陛下的援助決策,臣只是盡力執行。”
青嵐微笑著起身,走下王座,來到蘇葉面前:“你不必過謙。你的勇氣和智慧,尤其是甘願為人質之舉,令人欽佩。你為大燕國贏得了聲譽和信任。”
青嵐從一旁的侍者手中拿過一個精美的錦盒。
“朕特賜你這盒珍寶,裡面有珍稀的丹藥可助你提升靈力,還有一枚象徵著無上榮耀的勳章。這勳章是大燕國對功臣的最高嘉獎,你受之無愧。”
青嵐將錦盒遞給蘇葉。
蘇葉雙手接過,再次行禮:“謝陛下隆恩,臣定當繼續為大燕國鞠躬盡瘁。”
青嵐微微點頭:“邊境之事,還需你繼續費心。接下來,我們要和部落共同商討長期的發展計劃,你準備一下,擇日再出發。此次你回去,好好休息,與家人團聚。”
蘇葉領命退下。
在之後的日子裡,他成為大燕國的英雄,人們傳頌著他的事蹟。
而他也沒有絲毫懈怠,在與家人短暫相聚後,便開始籌備下一次前往邊境的事宜,他知道,和平之路還需他繼續守護。
朝堂之上,女皇青嵐高坐龍椅,目光威嚴地掃視著群臣。
“眾愛卿,今日朝會,所議之事關乎我大燕國之根本。如今國家發展之勢迅猛,然內政問題也日益凸顯,各部協作不暢,舊制已現疲態,朕欲尋一能臣,改革內政,以應時變,眾卿可有舉薦?”女皇的聲音迴盪在大殿中。
一位老臣出列:“陛下,臣以為蘇葉可擔此重任。蘇大人在邊境事務中表現卓越,其智慧與謀略非凡。此前他於朝會上提出的改革建議,臣等細細思量,皆為良策,若由他來整頓朝綱,定能有所建樹。”
其他大臣紛紛附和:“陛下,蘇大人確實能力出眾,其內政方面的才能亦不可小覷,臣等附議。”
女皇微微點頭,看向蘇葉:“蘇愛卿,你意下如何?”
蘇葉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陛下,臣願為陛下分憂,為大燕國竭盡所能。只是改革內政,阻力重重,臣擔心會辜負陛下期望。”
女皇笑道:“蘇愛卿不必過謙,朕信你之才。若有阻力,朕為你撐腰。朕欲先讓你參與更多內政決策,若成效顯著,丞相之位,非你莫屬。”
蘇葉再次行禮:“謝陛下信任,臣定當全力以赴。”
在後續參與內政決策的過程中,一次討論水利工程規劃時,一位大臣提出沿用舊法,省時省力。
蘇葉卻搖頭道:“大人,舊法雖看似穩妥,但如今國情已變,人口增多,農田面積擴大,舊法無法滿足灌溉需求,當採用新的引水之法,方能保我大燕國糧食豐收。”
在討論農業政策調整時,又有大臣質疑:“蘇大人,改變政策,恐引起地方不滿。”
蘇葉耐心解釋:“大人,當下部分地區農業發展受阻,若不調整,百姓受苦,國家根基亦不穩。新政策雖會有陣痛,但長遠來看,利大於弊。”
在商業律法修訂上,各方利益集團紛爭不斷。
蘇葉站在大殿中央,神色堅定:“諸位,商業律法修訂,關乎國家經濟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