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百濟攻擊高句麗,翌年取得漢江上游,繼而奪取整個漢江流域。百濟聖王親征新羅,敗亡於管山城,其後新羅真興王揮師北上,佔領高句麗東南沿海大片土地,最遠擴張到今朝鮮咸鏡南道蓋馬高原。
真興王巡視自己新拓疆域,並在今昌寧郡、北漢山、黃草嶺、磨雲嶺四地勒石留念,訴其稱雄三國霸業。
新羅雖然一度稱雄三國,但好景不長,高句麗、百濟迅速反撲,新羅所拓土地在7世紀以後逐漸喪失。
善德女王時期,百濟攻佔新羅西部四十餘城,進而奪取大耶城(今韓國陝川郡),開啟洛東江流域門戶,並威脅新羅西部出海口、對華往來門戶党項城(今韓國華城市)。善德女王派子金春秋往高句麗求援,高句麗卻要求新羅先歸還原屬高句麗土地,才能出兵相助。
於是善德女王一面任命金庾信為押梁州軍主,嚴防百濟,一面遣使赴唐告急。
公元647年,新羅發生毗曇、廉宗之亂,試圖推翻善德女王統治。叛亂終被金春秋、金庾信鎮壓,而善德女王也在亂中去世。
善德女王死後,金勝曼被擁立為王,是為真德女王,實權則被金春秋、金庾信掌握。
公元648年,金春秋親自入唐乞援,並引進唐朝官服。唐高宗即位後,新羅以真德女王名義上《織錦太平頌》,並停用新羅年號,始奉大唐正朔、行永徽年號。
金春秋之子金文王、金仁問也先後留唐充當宿衛質子,進一步密切與唐朝關係。
公元654年,真德女王去世,金春秋繼位,是為新羅武烈王,新羅歷史階段由“上代”進入“中代”。武烈王時期,新羅外部形勢更加嚴峻,百濟、高句麗頻繁入侵。
武烈王繼續向唐乞援,並不斷揭發百濟與高句麗同盟叛唐事實。
到660年,唐高宗終應新羅請求,派蘇定方率軍東征,一舉滅亡百濟。次年武烈王金春秋去世,太子金法敏即位,是為新羅文武王,出兵幫助唐軍消滅百濟殘餘勢力。
按下朝鮮半島三國,復說中土大唐之事。
顯慶五年,公元660年。
唐高宗李治接受皇后武氏勸諫,詔迎岐州法門寺佛骨至東都,入內供養。武后舍所寢衣帳值絹一千匹,為佛骨舍利打造金棺銀槨,雕鏤窮奇。供奉三載,至龍朔二年送還本塔。
此時武后權勢已超過高宗,經其大力推廣摩尼教義,世人亦多信佛。
龍朔元年,當蘇定方再次東征高麗之際,高宗同時更發三路大軍,再次西征。
第一路軍,命鄭仁泰為鐵勒道行軍大總管,燕然都護劉審禮、左武衛將軍薛仁貴為副大總管;第二路軍,命鴻臚卿蕭嗣業為仙崿道行軍大總管,右屯衛將軍孫仁師為副大總管;第三路軍,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為長岑道行軍大總管。
三路徵進,分兵進討鐵勒九部。詔命務必一戰平定西域,以免此後東征後顧之憂。
臨行之前,高宗在大明宮為諸將賜宴餞行。
席間,獨對白袍薛仁貴道:昔年我遊萬年宮時,夜發大水,若非卿登樓長嘯高呼,朕與皇后必溺於水矣。此後卿隨營州都督程名振東征,斬首三千餘級;又與梁建方戰於橫山,力鬥高麗大將溫沙門,斃敵百餘。隨後石城大戰,卿又生擒高麗軍中擅射之將;又在黑山與辛文陵大破契丹軍,活捉契丹首領阿卜固。戰功累累,可謂幹國棟樑,朕無時或忘。
薛仁貴聞言,離席下拜道:些許微勞,何足陛下常掛心懷。
李治笑道:公等戰功,朕皆牢記。我聞古有逄蒙善射,能透七層鎧甲,畢竟乃是傳聞;今願以五層重鎧,觀卿之射。
遂命衛士將五重鎧甲,懸於百步之外。
薛仁貴應命,乃命隨從取銅胎寶弓,搭上三稜透甲利箭,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