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路以王伯當為首,右路是裴仁基為帥,皆是瓦崗寨人馬,橫斷隋軍為兩截;更有李密統率中軍搶渡,登岸進擊隋軍。
王世充在馬上嘆道:某自負英雄,未料反中草寇奸計!
眼見三面受敵,戰不能勝,由此大敗,向西逃走。十二月二十四日,王世充糧草將盡,只得冒險夜襲倉城,又中瓦崗軍埋伏,驍將費青奴被殺,士卒戰溺死者千餘。
當時朝散大夫時德睿在尉氏縣,聞說瓦崗寨勢大,舉縣響應。
又有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人祖君彥,乃北齊尚書左僕射祖珽之子,曾任宿城令,學問淵博,在國內很有名氣。今罷職在家,自負能才,常思作亂。此時聞說李密奪取洛口,並佔虎牢,便自昌平來投。
李密很早就知其名聲,得之大喜,便將軍中案卷文書、檄文等事,全都委其辦理。
王伯當見李密羽翼已豐,乃暗中聯絡各家寨主,具聯名訴狀;又親赴洛口,勸翟讓禪位於李密,以其名望聯絡故隋名士,壯大山寨,奪取隋朝天下。
翟讓見此,知道眾家寨主已經離德,倒也痛快,並不推諉留戀,既將諸寨盟主之位讓予李密,自願退為副手。
王伯當大喜,遂聯絡徐茂功及裴仁基等,給李密上尊號為魏公。諸將皆都擁戴,惟三寨主單雄信不喜,耿耿於懷。
李密由是設壇洛口,即魏公之位,稱永平元年,大赦天下。設行軍元帥府,置三司六衛。授翟讓為上柱國、司徒、東郡公,也設定長史以下官屬,人員數目比元帥府減半。命單雄信為左武候大將軍,徐茂功為右武候大將軍;房彥藻為元帥左長史,邴元真為右長史,楊德方為左司馬,鄭德韜為右司馬,祖君彥為記室。其餘寨主封爵拜官,各有等次。
於是天下響應,孟讓、郝孝德、王德仁、房獻伯、王君廓、李士才、魏六兒、李德謙、張遷、李文相、黑白社、張青特、周比洮、胡驢賊等,皆都歸附李密。
李密對天下歸附群雄,皆都封官授爵,讓各自統領本部人馬,設定百營簿以總管之。前來歸降者自此絡繹不絕,部眾迅速多達數十萬人。
於是詔令護軍田茂廣修築洛口城,方圓四十里,李密便以此為都,住在城內。又派房彥藻率兵向東向南,相繼攻取安陸、汝南、淮安、濟陽。東都洛陽,由此便為孤城。
孟讓既降魏公,李密便命為總管,封齊郡公。忽有一夜,孟讓率步騎二千,進入東都外城,焚燒搶掠豐都,到拂曉時方才離去。
於是東京居民不敢再居外城,越王楊侗命都遷入宮城。宮城就此爆滿,各臺、省、府衙署,都住滿難民。
鞏縣長柴孝和見此,舉城投降魏公,李密命其為護軍。
柴孝和獻策:關中以山為屏,黃河為塹,項羽離此而亡,劉邦建據此為帝。若以臣計,不如使裴仁基守回洛,翟讓守洛口,主公親選精銳,向西突襲長安,則百姓誰不至郊迎接?定會兵不血刃克之。攻克西京之後,至根基牢固,兵馬強壯,再返師越出函谷,攻取東都洛陽,則天下傳檄可定。今英雄豪傑並起,若有人搶先為之,公悔之何及!
李密讚道:公之方略,實為上策。但今楊廣軍隊猶眾,攻克西京並非朝夕之功;且我大魏之軍皆為山東好漢,今洛陽未克,群雄豈願背井離鄉,隨我向西?且瓦崗寨各位部將寨主,原都出身綠林,皆為豪強之輩,若將其留於關東,又必會各自稱王。若果如此,我便奪得關中,霸業亦就此休矣!
柴孝和聽罷,拱手稱謝:明公胸懷奇略,在下自愧不如。
花開千朵,表其一枝。按下李密奪取瓦崗大權,建號稱公,復說各家反王之事。
大業十三年春正月,右御衛將軍陳稜奉煬帝之命,率軍前往討伐杜伏威。兩軍相遇,杜伏威帥眾拒之,陳稜卻又閉壘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