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廓見到郡中來使,故意裝出感激涕零,甘願歸降姿態。
使者以此還報,丁榮反因此輕視王君廓,以為不必招撫,直接佈置軍隊入山清剿。
王君廓則早將兵馬埋伏在山谷之中,嚴令不許露出破綻,更不許出而迎敵。
官軍在山中大搜整日,一無所獲,兼且天色向晚,疲憊已極,只得撤兵。便在此時,王君廓下令全軍出擊,由此大破官軍,威震河東。
王君廓由此扎穩腳跟,在江湖綠林中立下名號,並與叛首韋寶、鄧豹等人結義金蘭,稱兄道弟。其後三賊聯手,合兵攻打虞鄉(今山西永濟)。
隋將宋老生引軍前來征討,兩軍相遇。王君廓初戰不利,只得退守方山,且故伎重施,遣使向宋老生詐降,並與其隔澗相談,祈求哀告,言辭謙卑已極。
宋老生被其感動,由此放鬆警惕。王君廓則趁夜率軍穿林逃走,全身而退。此後王君廓率軍劫掠邯鄲,遇邯鄲人王君愕,一見傾心,深為結納。
王君愕進言:當今英雄並起,兄此千餘人馬,勢力單薄,應待各方勢力角逐,簡其出勝者舉眾投靠,如此富貴可圖。今兄無尺土之地,搶奪騷擾為生,若遇強者,則將奈何?
王君廓:如此說來,兄必有善策教我!
王君愕:兄可奪取井陘天險為基,以觀天下風色。此處乃進出關中及山西要道,則欲奪取天下者,誰不以兄為重?
王君廓大喜,遂佔據井陘。
義寧元年,唐公李淵起兵反隋之際,先派人招降王君廓,許以重爵。
王君廓不能自決,議於兩位結義兄弟韋寶、鄧豹:我謂唐公初始起事,兵不過萬,實在不足憑依。今魏公李密乃是天下反王共主,擁數十萬之眾,若率眾投之,必為開國元勳,一生富貴無憂也。兩位兄弟之意若何?
韋寶:大哥不然。魏公雖然勢大,但帳下本有四十九家寨主,且以內訌奪位,江湖中人皆都不恥其所為。結義大哥兼讓位恩公且能殺害,其能容我兄弟耶!
王君廓不悅,又問鄧豹:三弟之意若何?
鄧豹:二哥之言是也。唐公雖然初起兵少,必以我兄弟為重,不如歸附唐公。
王君廓心中不喜,但見兩位兄弟意見相同,當下也就假意贊同,議定而散。當夜晚間,王君廓便乘其不備突然出兵,襲擊兩位結義兄弟山寨,奪其輜重,然後投奔魏公李密。
未料投到魏公軍中方知,瓦崗軍中英雄林立,根本無其立足之地,果如兩位兄弟所料。王君廓遂即反悔,這才率眾西入關中,來投唐王。
閃回結束,書接前文。唐王李淵胸懷廣闊,且正是用人之際,又欲借其井陘要隘東出關中,故此以禮相待。於是奏請恭帝,封其為上柱國、假河內太守,又贈常山郡公,後改任遼州刺史、上谷郡公。
王君廓投降唐王之後,見朝中多為大族縉紳,或飽學名士,這才知道自己鄙薄,於是收起以往各種無恥之行,開始折身向學,積極幫扶唐王問鼎天下。
鏡頭轉換,按下長安,復說江南。
蕭銑因即皇帝大位,設定百官,皆都準依南梁故事。乃諡從父蕭琮為孝靖皇帝,祖父蕭巖為河間忠烈王,生父蕭璿為文憲王。封董景珍為晉王,雷世猛為秦王,鄭文秀為楚王,許玄徹為燕王,萬瓚為魯王,張繡為齊王,楊道生為宋王。
隋將張鎮州、王仁壽進擊蕭銑,不能取勝。繼而得知隋煬帝已死,遂與欽州刺史寧長真等聯絡,率領嶺南州縣,並以鬱林、始安之地歸降蕭銑。
蕭銑既稱梁帝,乃遣人招降交趾太守丘和;當時林士弘亦遣使來招,丘和皆都不從。蕭銑遂遣寧長真為帥,發嶺南之兵自海道以攻交趾。
丘和聞而大懼,欲引兵出降。
司法書佐高士廉進諫道: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