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三集 吐谷歸唐

來日早朝,李靖上書:請陛下早日除喪,依遺誥,御常服,臨正殿聽政,以安社稷。

,!

太宗嘉善其奏,但定要守制,並命太子臨政。又知李世積乃是李靖親傳弟子,且此時正當壯年,於是留意提拔重用,改封其為英國公,世襲蘄州刺史。

當時朝廷所封世襲刺史都只掛名,不到州郡就任,於是李世積又以幷州大都督府長史官職,遙領太子左衛率。

李世民對侍臣說道:隋煬帝不能選賢安民,只知修築長城防備突厥。朕今委任李積於幷州,就使突厥望風逃走。用一人而使邊塞安靜,豈非遠勝修築萬里長城乎?

近臣皆都稱賀。李世積在太宗心目中分量,其重如此。

吐谷渾甘豆可汗久質中國,雖被唐朝封為可汗還國就位,但國人不附,此後不久,竟為其臣下所殺。其子燕王諾曷缽繼立,因為年幼,導致大臣爭權,國中陷入大亂。

唐太宗聞變,詔命兵部尚書侯君集等諸將率兵援之;先遣使者前往諭解,吩咐吐谷渾國中若有大臣不奉詔者,侯君集即可隨宜討伐。

鏡頭轉換,按下吐谷渾,復說東突厥。

字幕:拓設阿史那社爾,處羅可汗之子,以智謀著稱。

處羅可汗當初任命社爾為拓設,在漠北建牙帳,與欲谷設分別統轄敕勒各部;社爾為拓設十年,不徵收部落賦稅,由是眾心歸附。

薛延陀叛亂時,社爾率眾逃往西陲,以詐降計打敗西突厥,佔其一半土地,擁兵十萬,自稱答布可汗,由此元氣復振。

這一日,社爾升帳,對各部落首領說道:造成我國亂亡者,非是大唐,而是薛延陀也。我應滅之,以為先父報仇。

各部首領聞此,皆諫阻道:大汗剛得西邊,當先穩住陣腳,休養生息為上。今若舍此遠攻薛延陀,西突厥必來收其故地,則我將失根本矣。

社爾不聽,引兵前往漠北,襲擊薛延陀部。戰鬥持續百餘日,社爾部下久罹戰爭之苦,多往投奔利失可汗。

薛延陀乘機反擊,社爾大敗,逃到高昌,收拾殘部,僅得一萬餘戶。因畏懼西突厥進逼,於是率部南下,投降唐朝。

太宗令將其部落安置靈州北部,留社爾在長安,以皇妹南陽長公主嫁之。

吐谷渾王諾曷缽遣使至唐,奏請頒佈曆法,奉行大唐年號,並遣子弟入侍。唐太宗皆都準行,以諾曷缽為河源郡王,稱烏地也拔勤豆可汗。

夏六月壬申,以溫彥博為右僕射,太常卿楊師道為侍中。

侍中魏徵屢以目疾求為散官,太宗實不得已,便以魏徵為特進,仍知門下事。朝章國典,參議得失,徒流以上諸罪,詳事聞奏;其祿賜、吏卒並同職事。

由此改封宗室:徙趙王李元景為荊王,領荊州都督;魯王李元昌為漢王,領梁州都督;鄭王李元禮為徐王,領徐州都督;徐王李元嘉為韓王,領潞州都督;荊王李元則為彭王,領遂州都督;滕王李元懿為鄭王,吳李王元軌為霍王,豳王李元鳳為虢王,陳王李元慶為道王,魏王李靈夔為燕王,領幽州都督;蜀王李恪為吳王,領潭州都督;越王李泰為魏王,領相州都督;燕王李佑為齊王,領齊州都督;梁王李愔為蜀王,領益州都督;郯王李惲為蔣王,領安州都督;漢王李貞為越王,領揚州都督;申王李慎為紀王。

李泰不到官上任,命金紫光祿大夫張亮兼行相州都督事。

眾王前往各州,太宗臨行話別:依我等兄弟情誼,豈有不欲經常共處之理?只是皇親貴胄須以天下為重,不得不如此。無子還可再生,兄弟則不能復得也。

因而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長孫皇后仁義孝敬,生活儉樸,喜歡讀書,常與太宗談論歷史,乘機勸善規過,提出很多有益意見。有次太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