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之鄉,淫雨不止。 陳勝與吳廣密謀用計,假冒公子扶蘇及楚將項燕名義起事,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吳廣命眾人皆袒右臂,築臺宣誓,以三名縣尉首級為祭,號稱大楚。 宣誓已畢,陳勝自號將軍,封吳廣為都尉,下設校尉若干不等。由是率眾冒雨出發,進攻大澤鄉,一攻而克。繼又攻打蘄縣,又鼓而下之。 義軍佔領蘄縣,由此威勢大振。 陳勝就派符離人葛嬰為將,率兵攻取蘄縣以東各地。 義軍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銍、酇、苦柘、譙數縣,所到之處,從者雲集。進至陳縣之時,已擁有兵車六七百輛,騎兵千餘,步卒數萬人眾。 葛嬰率眾攻打陳縣,恰逢郡守、縣令皆都不在城中。留守郡丞領兵而出,與起義軍在城門之下作戰。守城軍士不肯用命,郡丞兵敗身死,義軍一擁進城,就此佔領陳縣。 陳縣乃是陳國舊都,位居天下中樞。陳勝自蘄縣移駕於此,召集掌管教化三老,以及地方豪傑,都來議事,求問計策,以定下步行止。 與會三老及豪傑,皆都大讚陳勝義舉。因見陳勝虛心問策,便有長者進言:秦王無道,暴虐下民。將軍披甲執銳,弔民伐罪,以討昏君,誅暴秦,興故楚,乃大義之舉也。論其功勞,將軍應該稱王,以為天下共主,然後號召六國舊臣,光復舊日江山社稷。 陳涉聞言大悅,乃自立為王,定國號為張楚,取“張大楚國”之意,並以陳城為都。 中原各郡縣聞之,無不大為振奮,紛紛揭竿而起。不堪忍受秦朝官吏暴政之苦者,皆都逮捕守吏,宣其罪狀,殺死以應陳涉。 陳勝見是大勢所趨,因以吳廣為假王,督率各路將領,向西進攻滎陽。 天下豪傑聞此,紛紛來投帳下,效命伐秦。陳勝遂命陳縣人武臣、張耳、陳餘三將,引領數千人馬,去攻佔趙國故地;又令汝陰人鄧宗,引軍南下,攻佔九江郡。 自大澤鄉起義不到三月,趙、齊、燕、魏等地故舊勳貴,趁機繼起,打起恢復六國旗號,紛紛自立為王。但皆推楚王陳勝為首,便如當年皆推楚懷王為縱長一般。 各路義軍遍起,張楚大軍更是勢如破竹,連戰連勝。中原略定,陳勝又派陳縣人周文為上將,率領義軍精銳,向西進攻,兵進關中。 周文精於天文佔算,當年曾為項燕軍中視日官,推算時辰吉凶,皆有奇驗。又兼侍奉過春申君黃歇,為其門客,自稱獲其兵法精髓。 陳勝信之,由是授予將軍璽印,命其率領主力大軍,西向攻秦。 周文欣然領命而往,果然一路高奏凱歌,戰無不勝。又於行軍途中不斷徵集士兵,至函谷關時,已有兵車千輛,士兵數十萬眾,不久進駐戲水,逼近秦朝都城咸陽。 秦二世前因冤殺蒙氏兄弟,三十萬守邊將士皆不能為朝廷所用。聞報義軍進入關中,胡亥便即驚慌失措,急派少府章邯為大將,出關迎敵。 章邯奉命,奏請將驪山苦役奴隸二十萬眾全部釋放,發給兵器,全力向義軍反撲。 周文其實是個紙上談兵之人,孤軍深入,又缺乏戰鬥經驗,由是一戰而敗,退出函谷關外。先將大軍駐紮曹陽,後又連敗,退至澠池。 六國貴族此時忙於佔據舊地,無人前去支援。由是章邯追兵大至,周文戰敗自殺。 鏡頭轉換,按下週文,復說其餘各路義軍。 葛嬰率領東路義軍,一舉攻佔東城。但不回報陳勝,反而私立楚人襄強為楚王,以圖割據。後聞陳勝已在陳縣自立為王,號稱天下共主,葛嬰大懼,又殺襄強,回師陳縣報捷。 陳勝怒其擅立楚人為王,待葛嬰一到陳縣,便即殺之。 再說假王吳廣,率軍西征,攻至滎陽城下。滎陽乃是中原重鎮,三川郡守李由防地。李由憑堅城固守,吳廣不能克城,只將滎陽團團圍住,雙方僵持。 便在此時,周文軍敗資訊傳至,義軍大慌。 吳廣軍中有故楚將領田臧,聞此陡生異志,便與部將互相謀劃,欲圖自立。 田藏對部將說道:周文戰敗,秦軍必然很快到來。今久攻滎陽不下,秦軍內外夾擊,我軍必敗。不如派少許兵力,監視圍困滎陽,以精兵迎擊章邯。 部將:倘若假王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