檣櫓蔽日,旌旗遮空。萬帆競發,戰車隆隆。 李信與蒙恬分率二十萬秦師東下,疾如雷霆萬鈞,似乎無堅不催。 未料此番敵軍統帥,卻是楚國名將項燕,早在前方嚴陣以待。聞報秦師孤軍深入,不由冷笑,遂立即率領楚軍主力,兼程急進,迎送痛擊。 棠溪一戰,楚師大勝,給來犯秦軍以沉重打擊。李信戰敗,率軍往城父撤退。楚軍乘勝猛追,三晝夜戰鬥不息。秦軍所築營壘都被楚軍攻破,都尉七人陣亡,折兵大半。 李信一路北逃,多虧蒙恬駐於城父,及時接應掩護,方才得以突圍,逃回秦境,免於被俘。此是秦國發動統一戰爭以來,繼宜安肥之戰後,又一次遭受重大挫折。 秦軍兵敗訊息傳至咸陽,秦王驚怒之餘,立時意識到自己當初對統帥人選有誤。由是隻得移樽就教,親往王翦家鄉頻陽,力請老將再次出山,擔任秦軍統帥。 王翦託病謝絕:臣已年老體衰,征伐大事,實在難以從命也。 秦王:卿必要再振虎威,掛印出徵,助我一統六合。無論有何要求,寡人定予滿足。 王翦見此,恐致秦王之怒,只得允諾: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馬不可。 秦王雖然為難,也只得咬牙應允。 王翦:臣請老將蒙武為副,亦請大王府允。 秦王:依卿便是。 王翦於是接替李信,擔任秦軍統帥,率領舉國兵力,六十萬大軍以出,南下伐楚。 秦王親送至灞水之濱,鄭重叮囑,再三拜託。 王翦再拜受命,臨行時忽然奏道:臣今老矣,此乃最一戰,未知能否安全生還。尚望大王垂念,多賜臣家人以良田美宅、園林池沼,以為子孫之業。未知可否? 秦王笑道:卿但放心,關中沃土,任卿自選。 王翦拜謝,祭旗出征。臨出關前,又連續具疏上奏,五次求賜美田,秦王皆都應之。 部將見此,皆都擔心觸怒秦王。便有心腹弟子諫道:師父於此征伐之際,向秦王求田問舍,得無有持眾要脅之意,致惹怒秦王之虞乎? 王翦笑道:你等不知,秦王雖英明果斷,但生性多疑。今將舉國兵甲盡交我手,豈會全然放心?此時唯有向秦王提出諸多要求,才可表明為師除金錢田舍以外,別無他求,藉此消除秦王懼我擁兵自立之疑也。此乃鬼谷秘籍中以進為退之計,子等不知乎? 眾徒聞此,恍然大悟,皆都稱讚:恩師明見萬里,弟子萬不及一。 公元前224年,始皇二十二年。 王翦、蒙武率軍,仍按李信進軍路線,進入陳邑、平輿一線。因接受李信失敗教訓,謹慎作戰,步步為營,首先平定叛亂,收復郡縣,然後進入淮北,緩緩向南推進。 因王賁已經滅魏,秦軍物資輸送通暢,經由鴻溝自大梁源源運至,故無後顧之憂。 楚人聞說秦軍又至,各地封君被迫聯合,歸入項燕麾下,亦湊集六十萬大軍,於壽春淮河北岸列陣,等待秦軍進攻。 六十萬對六十萬,世界軍事史上規模最大一場戰爭,就此開始。 王翦聞報楚軍大集,毫不驚慌,命令停止深入,在商水、上蔡、平輿一帶構築堅壘固守,聯營數十里,堅壁固守。雙方相持數月,並無大戰。 楚王負芻聽信國內佞臣諂言,責怪項燕怯戰,派人數度催督,務必主動進攻。項燕連日派將,前往秦營搦戰,王翦不應,只命士兵養精蓄銳,每日殺牛宰羊,與士卒同食。 兩軍相持長達一年,楚軍將士無仗可打,且無統一號令,終致懈怠,以致打駕鬥毆。 秦軍同樣無可事事,閒時便即丟石玩跳。王翦見之,非但不怪,反而大加鼓勵。 雙方對峙,秦軍後勤供應自趙、魏二國綿綿不絕。楚國聯軍不能統一調配,漸致枯竭。後方各大貴族不耐,怨聲載道,終斷其糧草供應。 項燕求戰不得,攻壘不下,又致全軍斷糧,只能拔營起寨,向東退走。 王翦聞報楚兵移營,乃與蒙武率軍大進,乘勝追擊。雙方激戰於渦河,楚軍終被擊破,分散東逃。項燕連敗,秦軍追至蘄南,繼而乘勝攻取楚都壽春,楚王負芻被俘。 項燕不甘失敗,復擁立昌平君為楚王,在淮南一帶繼續抗秦。 王翦與蒙武繼續攻伐,終於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