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平定內亂之後,便以其兄楚王世偉為太保,齊王世惲為太傅,領尚書令。內患既除,便欲外爭,遂率領人馬向東攻打滑州,繼又侵略黎陽,皆都獲勝而歸。
當年十一月,夏皇帝竇建德攻入殷州,屠殺搶劫當地居民,繼又焚燒王世充糧倉,報復黎陽失利之仇,從此鄭夏交惡。
鏡頭轉換,按下洛陽,復說長安。
武德二年正月,魏徵降唐,唐高祖命為秘書丞。魏徵又往說魏州郡守元寶藏,率其屬州官員降唐。李淵大喜,由此重賞魏徵。
是年二月,宇文化及被夏王竇建德所殺,宇文士及與封德彝帶兵從濟北西奔,歸降唐朝。唐高祖拜宇文士及為上儀同,但責封德彝身為隋臣諂巧不忠,不予授官,遣送回家。
封德彝向唐高祖上奏秘策,覆被用為內史舍人,不久升為侍郎。
亦在此時,魏公李密敗於王世充,勢窮率眾歸唐,來至長安。李淵聞報大喜,親率眾臣迎出郭外,呼之為弟,並拜李密為光祿卿,封邢國公,還將表妹獨孤氏嫁之。
但李密曾為一代梟雄,又見身處太原從龍起兵眾卿之下,便對自己處境非常不滿。
李淵卻不知李密心思,反而大為倚重,使其前往黎陽,安撫昔日敗散部眾,更命左武衛將軍王伯當隨同前往。
李密率部東行,便覺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必當東山再起,成就往日輝煌。
然而正當行至稠桑驛之時,李淵突然遣使持詔趕來,命將李密召回長安。
李密雖然未明其因,但生性多疑,便以為自己心事已被高祖猜出,故此遣人哄騙自己回去,必為所殺。於是大為恐懼,便與王伯當商量,決定斬殺來使,率部叛亂。
王伯當勸道:今尚未知天子何意,萬事不備,奈何便即造反!
李密不聽,即殺來使,率部襲破桃林縣(今三門峽西南),掠奪城中畜產,向南進入熊耳山,前往襄城(今河南汝州),投奔舊將張善相。
畫外音:須知當初瓦崗眾將,此時徐茂功以全軍保守滑臺及黎陽兩地,而張善相只有襄城一隅,且徐近張遠。則以李密之智,卻因何舍近就遠,棄強附弱?其實皆為自己當年詭殺翟讓,又曾刀傷徐茂功脖頸,有愧於心,故而不敢冒險前往投靠。
李密以為自己機智絕倫,此舉無人知覺,不料驚動一員唐朝上將,便即釀成千古遺恨。此人便是上將盛彥師,此時官拜銀青光祿大夫。
鏡頭閃回,敘述盛彥師來歷。
字幕:盛彥師未知其名,字彥師,宋州虞城縣人,出身梁國盛氏。
隋大業年間,盛彥師擔任澄城縣長,英勇善戰。
李淵在太原起兵,率軍開拔到汾陰(今山西萬榮)時,盛彥師率部眾千餘人前來投奔,便被命為銀青光祿大夫、行軍總管,隨同唐軍攻打長安。
武德元年,盛彥師跟隨李建成、李世民東征洛陽,其後二王回師,盛彥師便與史萬寶留在宜陽,以拒王世充。
當李淵得知李密斬使叛逃,由是大怒,迅速下令各州府縣,嚴命緝拿李密。
閃回結束。公文行至宜陽,盛彥師便與史萬寶二人商討緝拿方案。
史萬寶說道:李密乃是積年驍賊,又有大將王伯當相助;且有兩萬餘精兵,皆為山東好漢,思鄉東歸心切。有道是歸師勿掩,其勢不可擋,我等避之可也。
盛彥師笑道:將軍何懼李密如此?我只需本部數千人馬,就能殺之。
史萬寶聞而大驚,問其究竟。
盛彥師道:兵者,詭道也。如此機密重事,怎能事先輕易言講?
於是便請史萬寶鎮守大本營,自己只率本部七千人馬,先至熊耳山南溪谷設下埋伏,密佈弓弩刀楯,專門等候李密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