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過,清溪村雖然不沿海,但是距離海不遠,翻過一座連綿的大山就能到。
但是這個朝代交通不便利,打漁技術也不發達,出海捕魚那都是需要用命搏的,出海了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
捕撈回來的海鮮,除了海岸邊常見的,還有一些稀有的。
平時大家的餐桌上也有海鮮,處理起來很簡單,過一遍水,除了還有一些腥味外,海鮮就很好吃了。
白清婉老早就打海鮮的主意了,很早就開始留意。
可是聽說今年出海捕魚的漁船還沒有回來,賣的海鮮都只是一些比較常見的。
白清婉的事情比較多,這些尋常的海鮮她就沒有出手。
沒想到今年大年三十,竟然有海鮮賣了!
想來應該是那些出海的漁船才趕著這兩天回來。
這個時候集市都撤了,小鎮和縣城裡都沒什麼人了,這才挨個到村子裡賣的吧。
現在大傢伙看到新鮮的食材,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白清婉一家,張大嬸第一時間就趕過來通知了。
白清婉剛剛出房間門就聽到了這個訊息,她眼前一亮,拔腿就往村口跑:“賣海鮮的在哪呢?我去看看!”
“就在村口大槐樹底下呢,好幾輛牛車拉著來的,一筐一筐的,我看著可新鮮了,還有不少人在那裡挑,我領你過去!”
張大嬸熱情的走在前面帶路。
她早就發現了,康嬸子一家,自從白清婉變聰明後,一家人就以她為中心,全家就她的心思主意最正了。
跟白清婉打好關係,準沒有錯。
白清婉一到村口就看到了被牛車拉著來賣的海鮮。
現在天氣冷,海鮮全部都凍上了,自帶保鮮功能,所以能就這麼放在一個個竹筐裡面。
每個牛車前面都站著一個個被海風吹得黝黑的漢子,他們一個個精瘦精瘦的,身上似乎還帶著大海的腥氣,一看氣質就跟種地的農民們不一樣。
唯一一樣的是,他們身上同樣飽經風霜。
白清婉看見來村口看熱鬧挑選的村民們很多,可真正出手買的沒幾個。
一些小魚小蝦是賣得最快的,這些東西做起來比較簡單,價格也便宜一些。
賣海鮮的漁民們,全都眼巴巴的看著村民們挑選,希望他們能夠多買一些。
白清婉還聽到,為首的是一個年紀稍大的老漁民,看起來應該是他們的村長。
“俞叔,我們這都走了九個村子了,只賣出去那麼一點東西,是不是我們賣得實在太貴了,要不那幾個大貨也便宜點吧,不然……”
不然賣不出去,帶回去放著,也會壞,最後也是浪費的。
可後面的話他說不出。
俞叔緊緊繃著臉:“要是往年便宜些也就便宜些了,可是今年……你二叔一家三個兒子都因為海難走了,我們不多賣一些,哪裡來的銀子補給你二叔他們……”
剛剛問話的小夥子閉嘴了,他眼眶紅紅的。
是啊,出海打漁不容易,賺得真的都是血汗錢。
白清婉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她有些好奇他們說的大貨是什麼。
她這才走過去看,當看到第一車的時候,她就瞪大了眼睛。
她看到了什麼,她看到了一整筐跟胳膊差不多長的皮皮蝦!
皮皮蝦不僅個頭大,而且一隻只看起來圓鼓鼓的,都非常肥!
這要是做成椒鹽皮皮蝦,這一整隻吃下去,白清婉都不敢想能有多過癮,最重要的是有足足一整筐,夠吃一整個春節了!
再看第二框,一條條巨型帶魚,沒錯,就是巨型,長度最起碼有一兩米了,寬度也跟巴掌差不多寬,銀白色,白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