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中的湘軍瘋狂開槍射擊。
身處水淺區域的張俊臨危不懼,他穩穩地端起長槍,與岸上的革命軍展開了激烈的對射,以此來掩護身後大部隊安全過河。
革命軍一旅長李逢昌身先士卒,率領著他那勇猛無畏的部下們毅然決然地下河,與來勢洶洶的湘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白刃搏鬥!
戰場上殺聲震天,刀光劍影交錯閃爍。
雙方戰士皆抱著必死的決心,毫不退縮,奮勇拼殺。
每一次揮刀、每一次刺槍都蘊含著無盡的殺意和決絕。
然而,就在這激烈的戰鬥中。
張俊,只見他目光如炬,緊緊鎖定住了李逢昌的身影。
隨著一聲清脆的槍響,子彈如同閃電般疾馳而出,準確無誤地擊中了李逢昌。
當場倒地身亡。
革命軍眼見他們敬愛的旅長被擊斃,士氣頓時受挫,一時間無心再戰。
於是,他們開始緩緩向岸上撤退。
而此時,一直在岸邊等待時機的董福祥見狀大喜過望,立刻率領主力部隊趁勢上岸發起猛烈衝擊。
董福祥所部氣勢如虹,銳不可當,一路高歌猛進。
他們以排山倒海之勢迅速掃蕩了大大小小共計三十餘處寨卡,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敗。
在這場激戰中,革命軍的另兩位旅長馬福和馬隆也不幸陣亡。
(馬潮輕手下的兵馬大量被改編為旅級單位,每個旅大約五千到七千兵馬)
然而,大勢已去的革命軍潰兵如今已是驚弓之鳥,他們在清軍的四面圍剿之下狼狽不堪,只能選擇集體向西逃竄。
但命運似乎對他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前方赫然出現了波濤洶湧的波浪湖,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這些潰兵們陷入了絕境,前有茫茫湖水阻擋,後有湘軍如餓狼猛虎般窮追不捨。
真可謂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絕望之中,一些士兵選擇跳入湖中,但無情的湖水瞬間吞噬了他們的生命;還有些人企圖強行突圍,卻被湘軍的槍炮無情擊倒。
很快,波浪湖的湖水便被鮮血染紅,湖面之上漂浮著密密麻麻的屍體,場景慘不忍睹。
經過一番慘烈廝殺,此役革命軍死亡一萬三千七百餘人,被俘一千五百三十八人,清軍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清末起義恩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