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怡進屋時,齊大娘正在樹蔭下納涼,坐在搖椅上一晃一晃的,時不時的還叉一塊西瓜,愜意的很。
她看到鄭佳怡進來,連忙起身,又往屋裡吆喝了一聲,“小昊啊!給奶奶搬兩張凳子出來。”
齊大娘本來自己就能動的,但為了讓孫子能勇於社交,就張口使喚了下。
齊大娘的循序漸進還是挺有用的,至少在家裡,小昊明顯沒有那麼侷促。
他拿著兩張凳子走了出來,看見是稍微熟悉的鄭佳怡和葉柯,就更放鬆了一些。
甚至不用齊大娘指點,就主動打起了招呼:“鄭阿姨,葉柯姐姐。”
不過那聲音小的,要不是葉柯和鄭佳怡認真豎起耳朵,還真會錯過。
鄭佳怡和葉柯同時朝他點了點頭,鄭佳怡還順嘴誇了一句他勤快。
小昊靦腆的笑了笑就離開了,剛才已經是他的社交極限了。
等他離開後,鄭佳怡朝齊大娘擠眉弄眼,“這孩子這會兒可比之前好多了。”
齊大娘嘆了口氣,“還差得遠呢?真是不知道那老孫家怎麼帶孩子的,好好地孩子給教成這樣。”
老孫家就是齊大娘的兒媳婦家,以前兒子兒媳帶著孫子住在孫家,十天半個月的才會回來一次,回來的時候她兒媳嫌這嫌那的,也不願意帶著孫子過夜,總是當天吃完午飯就走。
齊大娘根本沒機會插手孫子的教育。
以前小的時候還覺得小孩子嘛,內向一些的也是有的,就沒多想。後來孫子長大後,她看出了孫子這方面的問題,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就主動跟兒子溝通了幾次。
可兒子一開始還會認真的聽著,並且回應幾句,後面說多了就變得不耐煩,反而開始埋怨她,既然什麼都提供不了,就不要指手畫腳的。
她聽懂了,這是埋怨她沒本事呢。
鄭佳怡暖心安慰道:“千人千面,也不用非得把小昊掰成活潑外向的性格,只要孩子本身是個好的就行了。”
鄭佳怡就從沒對兒子的性格管理過,在她看來,只要孩子以後踏實走正道,比什麼都強。
畢竟性格再好的人,也會變的不是嗎......
齊大娘也聽勸的點了點頭,不聽也沒辦法啊,這都十五六歲了,孩子性格早就養成了。
她想要強行掰也是為難自己,她老了,雖然為兒孫擔憂,但還不想因為這些糟心事兒嚯嚯自己,可不能把自己給氣短壽了。
“對了,你怎麼突然來了。”齊大娘好奇的問道。
鄭佳怡本身也不是一個多愛好社交的人,平時都是齊大娘主動上門去找鄭佳怡串門聊天的。
鄭佳怡這時才想起她來這兒的目的,雙手激動的一拍,“我跟你說啊,和小柯剛才從她那房子回來,路過......”
她把柳伊依的事情簡單概括了一下,齊大娘一聽,果然也震驚了,“這房子她們沒買下啊?那神氣個什麼勁兒呢?”
還有她老姐妹上門要中間的介紹費時,這家人躲躲藏藏的幹什麼?直接說這房子不是買的,是租的不就行了?
齊大娘搖了搖頭,真是想不通,總不能只是單純的好面子吧?
還真是因為好面子......
把柳伊依趕出門後,徐美鳳就擔憂的看著丈夫方家寶,“咱這麼說,那個小姑娘真能同意?”
她其實心底也知道自家是不佔理的,但丈夫和婆婆之一要這麼幹,她也只能在一旁當幫手了。
方家寶不屑的哼哼了一聲,“放心吧,這種年輕小姑娘最好拿捏了。”
就像他單位的那些小姑娘,就算遇到什麼事兒,也因為面子問題不敢鬧開,只能默默的咬牙嚥下。
方母看著兒子自信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