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頁

楊麗華這樣說,楊宜君也就只當是個笑話聽了。她可不覺得自己幫了楊麗華的忙,自己能得好處。

不管楊宜君怎麼想得,楊麗華就自顧自往下說了:「我如今處境你是知道的,便是如你所料,有蜀國舊臣、宗室救我出宮,那又是什麼好出路麼?富貴榮華不見得,蜀王孀婦的名頭倒是先沾在身上去不掉了」

「這不是什麼好名頭,有這個名頭,我這輩子就這麼完了!我不想這輩子就這麼完了」

楊宜君懂她的意思,楊麗華是不想給孟釗守寡——重點不是孟釗,應該說楊麗華是不想給任何人守寡,丈夫換成是另一個誰,她也是這個態度。甚至退一步說,『守寡』說不定也不是重點!如果守寡能夠得到富貴榮華,其實也不算壞。

現在的問題就是,給孟釗守寡真的沒意思!意味著楊麗華以後只能深居簡出、平凡樸素、日復一日了(蜀王遺孀終究不是一個可以隨便拋頭露面的貴婦身份)。楊麗華甚至連一兒半女都沒有,以她播州楊氏第一貴女的脾性,怎麼安於就此退場!

楊宜君對她有這種想法倒是不覺得有什麼,每個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權力。事實上,楊麗華能這樣不認輸、有追求、反叛,楊宜君還有點兒對她刮目相看了當然,她還是不喜歡楊麗華。

「你有這個心思也是人之常情,倒也不必與我來說。等到日後你出宮了,一兩年間不好說,過了這風口,你的身份也就不是那麼打緊了。到時候你再如何,也是你自己的事」燕國繼承了舊唐風氣,還是比較開放的,楊宜君這話也算是實話。

唯一的問題是,楊麗華想再嫁,可選擇面會很窄。如果不是有什麼特殊情況影響,應該是不會有特別好的再嫁物件了——不是再嫁的問題,而是她是孟釗的遺孀,就算是風頭過去,有體面身份的人也不會想冒險。

畢竟有身份的人想娶個門當戶對的妻子又不是什麼難事。

「不、不用出宮,出宮我又能嫁什麼人?」楊麗華到底不是真傻,這個道理她是知道的。她就看著楊宜君,說道:「十七娘,你來幫我比起出宮,宮裡不是有更好的人,也更名正言順?」

宮外是要論身份,講規矩的!楊麗華的身份讓她比普通女子更難尋個合適的人託付終身。而宮中就不同了,這裡其實是世上最沒有規矩的地方只要獲得一個人的歡心,任何障礙就不再會是障礙了。

楊宜君何等聰明!這話如何聽不出來?楊麗華話音剛落,她就站起身了:「不想十五娘有這等心腸罷罷罷,我原來那番囑咐,十五娘想必是看不上的。既是如此,十五娘再有什麼事,我就不管了。」

說著,楊宜君急行而出,根本不管楊麗華在身後的。

給高溶推薦美人?這種事她根本不會沾的!

且不說高溶對她態度曖昧,這種事她最該迴避。便是沒有這一條,這種事也是最不該理會的。她是尚宮局女官,做這種事就是立身不正。再者,他們這位官家的性情麼,送美女屬於是馬屁拍在馬腿上,何苦來哉!

楊宜君一點兒遲疑都沒有,就撇開了這件事——主要是知道楊麗華就這個想頭,確定她其實沒什麼不好的,她也懶得管楊麗華的事了。

甚至於,她將來真的因為這個事弄出些事端來,楊宜君也覺得沒什麼了自家能對伯父怎麼交代?楊麗華自己想要在燕國後宮立足,她做妹妹的難道能綁著她,不讓她『上進』?

楊宜君拋下這件事,就不再多想了,心裡輕鬆的很。楊麗華就不同了,被楊宜君輕視的難堪,被拒絕的羞辱,還有唯一指望破滅的無所適從事實上,楊麗華也是過了幾天才緩過來。

而她從『打擊』中緩過來,也不是因為她自己想通了,而是她被朱婕妤召見了。

不只是楊麗華,掖廷包括她在內,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