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機遇。
哪怕只是一絲細微的兇險徵兆,或者一點點災禍的端倪,他也絕不掉以輕心,而是立刻登上天庭,召喚各路神仙前來相助,再也不像從前那樣二話不說,抄起金箍棒就猛衝上去了。
沈默此時才如夢初醒,心中暗自感嘆道:“怪不得後來的孫悟空每次遇到麻煩都會先去搬救兵呢,原來竟是從太上老君的坐騎身上領悟到了如此厲害的天賦神通啊!”
確實,無論是人還是猴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歷的積累,都會發生或多或少的改變。
而僅僅一門神通,竟然就能徹底扭轉孫悟空原本莽撞衝動的性格特點,實在令人驚歎不已。
大聖舌根:再說那明靈猴舌,更是奇妙無比,彷彿能品味盡天下所有的美味佳餚。
這門神通簡直就是專為滿足口腹之慾而生,使得擁有者可以更加細膩地感受食物的酸甜苦辣鹹等各種滋味,同時還能領略到天地間六種和諧之氣的美妙韻味。
當豬八戒囫圇吞棗般吃下一口人參果時,根本來不及品嚐其中的味道;
然而孫悟空卻不同,他細細咀嚼,用心回味,只覺得那滋味無窮無盡,美妙至極,難以用言語形容。
大聖身根,其名曰金剛不壞體。
此身堅固無比,猶如金剛般堅不可摧,任何法術都難以侵襲。
而這神奇的金剛不壞體,實則源自太上老君的八卦爐。
經過長達七七四十九天的熊熊爐火淬鍊,方才得以煉成。
在這漫長的祭煉過程中,不僅孕育出了舉世無雙的火眼金睛,更為重要的是,塑造出了這無往不利、萬法不侵的金剛不壞之軀。
沈默對金剛之道早已領悟透徹,併成功地將其融入自己的身體之中,鑄就了獨一無二的金剛不壞體。
與孫悟空相比,他所擁有的金剛不壞體更勝一籌,威力無窮。
然而,面對那最後的一根大聖意根,沈默卻陷入了困境。
因為這根意根乃是最為艱難煉製的根性所在。
正如古人所言:“猿猴道體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這裡所說的心猿,正是指代著人的內心世界。
心猿原本就難以掌控,更何況是大聖級別的心猿呢?
它宛如一匹脫韁的野馬,肆意奔騰,讓人難以捉摸其行蹤和意圖。
而沈默本身在心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對於這心猿根性的煉化自然是力不從心。
此刻呈現在他面前的乃是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其一,乃是踏上他化自在屍身斬三尸之路徑,憑藉斬除三尸來束縛內心的心猿,從而實現煉化意根這一目標;其二,則是以安定心猿之法門,將五行之力與五臟的變化相互融合,以此來穩固心猿。
正所謂“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
此句所蘊含之意,絕非僅僅侷限於孫悟空成功逃離八卦爐以及如來佛祖用五指山鎮壓孫悟空這般簡單,實則更是一種平定心猿的至高妙法。
沈默的他化自在屍身採用一掛九斬三尸之術,歸屬於正統之道卻又涉足旁門左道之法,需要令他化自在屍身持續不斷地馴化三尸,歷經千錘百煉以磨練心性,進而提升自身的心性修為,如此一來,心猿自然而然便會得到安定。
而五行之法則是藉助五行和五臟的變化之力來壓制心猿,並牢牢拴住那躁動不安的意馬。
若論及立意之高深、境界之玄妙,毫無疑問當屬他化自在屍身一掛九斬三尸之法更為出色。
然而,若是單從速度層面考量,五行之法顯然更勝一籌。
要知道,沈默可是早就參透了那深奧無比的五行之道!
他不僅成功地掌控了熾熱的火之道果、靈動的水之道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