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圖取勝。
吳軍的探子發現了蜀軍的行動,連夜將訊息報告給魏國皇帝曹丕,說道:
“蜀軍進攻東吳,在江邊樹立柵欄、連營紮寨,綿延七百多里,共分為四十餘處營寨,依靠山林設立營地。”
“黃權率軍駐守在江北岸,每天派出百里哨探,但不知道意圖為何。”
曹丕聽後,仰天大笑,說道:
“劉備必敗無疑!”
群臣問其原因,曹丕解釋道:
“劉玄德不懂兵法,哪有連營七百里卻能抵禦敵人的道理?”
“在平原和低窪地帶屯兵,這是兵法的大忌。”
“玄德一定會敗在東吳陸遜手中——十天之內,敗訊必至。”
群臣還有疑惑,紛紛請求撥兵防備蜀軍。
曹丕說道:
“如果陸遜獲勝,吳軍一定會傾盡全力去攻打西川;而吳軍遠征,國內空虛。”
“我可以假意出兵協助東吳,然後趁機從三路進攻東吳,屆時東吳將輕而易舉被我們拿下。”
群臣聽後大為歎服,齊聲贊同。
曹丕隨即下令:
命曹仁率領一軍出濡須,曹休率軍出洞口,曹真率軍出南郡:
“三路大軍約定日期會合,一齊暗襲東吳。”
“我隨後親自前去接應。”
部署完畢,命令即刻執行。
卻說馬良回到蜀地,入見諸葛亮,將劉備的軍營佈置圖呈上,並說道:
“現在皇上已經將軍營移到長江兩岸,佔據七百多里的地帶,設定了四十餘個營寨,全都依溪傍澗,選在林木茂密的地方。”
,!
“皇上命我將這圖本帶來給丞相檢視。”
諸葛亮看罷,拍案而起,嘆息道:
“是誰教主上如此布營?應當斬此人!”
馬良答道:
“這完全是皇上自己的決策,並非他人之謀。”
諸葛亮長嘆道:
“漢朝的氣數已盡啊!”
馬良問其原因,諸葛亮說道:
“在平原、低窪地帶和險要處紮營,這是兵家的大忌。”
“如果敵人用火攻,又如何防備?”
“再者,連營七百里,如何能夠抵禦敵軍?”
“大禍已不遠了!”
“陸遜之所以堅守不出,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
“你必須立刻去見皇上,勸他重新調整各營的位置,絕不可這樣佈置。”
馬良又問:
“如果吳軍已經取得勝利,那該怎麼辦?”
諸葛亮回答道:
“陸遜不敢追擊,成都還可保無憂。”
馬良不解地問:
“陸遜為何不敢追擊?”
諸葛亮說道:
“他擔心魏軍會趁機襲擊其後方。”
“如果主上果真有失,便當撤退到白帝城避難。”
“我入川時,已秘密埋伏了十萬兵馬在魚腹浦。”
馬良大驚道:
“我在魚腹浦往來數次,從未見過一兵一卒,丞相為何說此等虛話?”
諸葛亮說道:
“日後你必能見到,不必多問。”
馬良帶著表章迅速趕回劉備大營,諸葛亮則返回成都,調撥軍馬以作救援。
:()三國白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