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章 內閣權衡

英國,是悠久的移民大國,向全世界大規模移民,在南美洲主要移民方向上是巴西。

巴西國內,擁有不少英國後裔,不過,人數並不能與義大利和德國後裔相比。

之所以人數比不上,原因很簡單。

沒統一之前的義大利與德國窮的很,到處移民,而英國移民很多都是跑到北美洲,南美洲數量並不多。

人數少,並不代表影響力小。

英國如今是世界第一強國,而且英國與葡萄牙關係一直很好,對巴西影響很早就開始,早到巴西還沒有獨立,所以英裔勢力並不弱。

《魯濱遜漂流》,這本1719年誕生的小說,裡面就描寫過英國人移民巴西的歷史。

巴西國內,政局局勢上,是葡萄牙及其混血後裔,佔據絕對主導,德國與義大利裔在南方勢力很深,有獨立傾向。

人數少,卻影響力不小的英國裔,最在意的是利益。

他們很重視國家完整,普遍都是認同自己巴西人的身份,非常維護巴西利益。

所以,英裔一直是配合葡裔的,他們也是對德意志與義大利裔態度最強硬的,壓制他們政治訴求,更反對分裂。

唐寧,是知道德意志與義大利裔,背後是受德國與義大利影響的。

自從兩個國家完成民族統一之後,原來弱勢的德國與義大利裔,有了母國,就越來越強勢,尋求更大的政治要求。

兩個民族雖然表面上要求,都是尋求擴大政治權利,但是從現代穿越過來的唐寧,還是能分出兩個不同。

普魯士完成德意志統一後,就是世界第二強國,海外德意志人自信心爆棚,比如在巴西,這批德意志人是想成立自己的國家。

義大利人就不同了,義大利移民,歷史上的地位比就德意志低,義大利統一之後,他們才有了本錢尋求地位。

之前不是沒有行動,加里波第之類的,在巴西南部搞過事,結果碰的滿頭血包。

經過處處碰壁,義大利裔很快就發揚了傳統精神,非常識時務,抱著德裔大腿,讓德裔衝在前面,自己吶喊助威。

義大利裔的政治地位要求,其實並不高遠,更多的是想與主體民族平等,不想再被歧視,只要滿足,非常安穩,很容易同化。

阿根廷,就擁有一大堆義大利移民,社會民族相對平等,他們對國家就很認同,就像梅西。

統一後的義大利王國,是個劣質版列強,在世界影響力並不高,而且國內南義大利依然落後,南北矛盾嚴重,人口還是一直往外溢位。

義大利的統一,並沒有給海外義大利人帶來什麼好處,他們還是受到歧視。

海外的義大利人,其實挺務實的,就像義大利這個國家,非常識時務。

巴西是屬於誰的國家?其實很明顯。

巴西的義大利裔,與德裔混在一起,本質上就像一戰前的同盟國,其實就是為了佔便宜,用德國人給自己壯聲威,尋求改變。

義大利裔其實很好收賣,唐寧非常有信心讓他們在關鍵時候,捅巴西德裔一刀。

大法官,這個重大職位,還有外交部長這個實職,給義大利裔的泰勒與託尼,就是唐寧的第一道菜。

以後淨化巴西的德意志裔和參加一戰,需要法律與外交背書,唐寧相信義大利裔會知道怎麼做,就像歐洲的義大利在一戰的表現。

如今,巴西需要發展,少不了要歐洲資本的支援,唐寧需要德國的支援,所以他才抬高德裔的地位。

英國人投資的重點,一直是北美,唐寧就算再能吸引,其實也比不上美國與加拿大,這是英國的兒子,巴西是個外人。

德國就不同了,殖民地都是爛地,吸收資本有限,投資北美,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