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納哥一直是跟隨的。
葡萄牙對西班牙的貿易封鎖,總體而言是成功的,對西班牙造成了很大的扼制,除了對法國,歐洲其他國家想將軍火銷往西班牙,門都沒有。
各國承諾中立,軍火可以兩方都賣,但葡萄牙強於西班牙,而且各個大國與葡萄牙帝國經濟聯絡更緊密,因此西班牙很難從他們身上收到軍火援助。
西班牙的軍火援助,主要是依靠法國和比利時。
對於法國,葡萄牙現在不能把他們怎麼樣?對於他們的軍火援助,只能捏著鼻子忍了,但是對比利時,葡萄牙直接打斷了他們對西班牙的援助。
比利時是個工業小強,軍火也相當的硬,他很快與西班牙籤訂了大筆的軍火訂單,並快速對西班牙發貨。
不過比利時一開始行動並不順利,比利時的軍火船,還沒到西班牙港口,就被得到情報的葡萄牙給堵了。
不過比利時也有幾把刷子,會玩花活,仗著與法國的友好關係,後面直接把軍火船的旗幟換成法國旗,讓葡萄牙吃了悶虧。
1911年12月12日,格魯茲宮。
“和法國談的怎麼樣了,他們還是不放棄對西班牙的支援嗎?”唐寧對著託尼問道。
“是的,尊敬的皇帝陛下。”託尼語氣有些低沉的回答。
法國一直堅定的站在西班牙,託尼作為帝國主管外交的部長,當然知道法國對西班牙的重要性。
西班牙如今之所以一直硬挺著,法國在其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法國總理約瑟夫·卡約,是個理智,有的自己政治主張的人。
他與普恩加萊和克雷孟梭為首的復仇主義者不同,他一直強調積累實力,不能輕易與德國開戰,除此之外,他還儘可能打壓法國周邊有其他新的勢力崛起。
我們和義大利,都是約瑟夫·卡約警惕的目標,他對我們的政治承諾根本不信。”
約瑟夫·卡約,曾經做過法國的財政部長,對於法國的實力認知很清楚,他主張除非得到英國與俄羅斯絕對支援,那法國絕對不能與德國開戰。
“託尼,法國現在總理約瑟夫·卡約的支援率怎麼樣?有沒有被倒閣的希望?”
法國第三共和國,以及二戰戰後的第四共和國的內閣,一直是不穩定的。
作為在前世在法國留過學的唐寧,雖然不詳知法國的政治歷史和具體的內閣變化,但他清楚的知道,第三共和國的內閣壽命普遍也就一年半左右。
“約瑟夫·卡約,現在的支援率不高。”託尼回答道。
“因為他在這一次摩洛哥危機上對德國的妥協,現在飽受國民詬病,如今法國的兩個前總理普恩加萊和克雷孟梭,在瘋狂的攻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