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章 基礎教育

學數學題的答案嗎?”

“小山海拔1700米。”

“答對了。哪為什麼會是1700米,而不是200米呢?”

“因為題目問的是海拔高度。”

“很好。就是“海拔”兩個字。這就是你剛才提問中的“標準”。

你建十座100米的建築,你把它們建在世界上十處地方,你就可能得到十個不一樣的海拔數值。

就像庫亞巴,如今國家正在這裡修建訊號塔高樓等各個設施,但處在平原的他,與處在巴西高原的修建的建築是不一樣的。

建築都是100米,為什麼有十個海拔值呢?因為選擇的是海拔這個標準。十處地方海拔值不相同,導致建築物的海拔值不一樣了。”

“再以100米建築為例。你建了十座建築,經過建築師最後精確測量,有的高了30厘米,有的低了20厘米,這兩數值就是誤差。”

傑西卡在黑板上寫下“+30”。

“這兩個數量哪來的呢?它們是從你要建的100米建築派生出來。這個100就是理想中的數字,或者說目標。

而實際生活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沒有實現理想狀態,產生了誤差。

歸總起來一問話:討論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都要有一個前提條件,或者說標準,這個標準在數學上,稱為原點,用“O”來表示。”

傑西卡一邊說著,一邊在黑板畫了一條直線,又用紅色粉筆著重點出一點,在這個紅點下寫了“O”。

“在這個原點左邊的點表示負數,右邊的點表示正數。這個大家理解吧?”

“理解。”

“好,我有一個問題問你:在剛才建築物的題目裡,這個建築物高度是多少米的?”

“100米。”

“100米為什麼變成了零?”

同學思考中。同學們思考中,無人舉手回答。一會兒之後,有個東方面孔的孩子舉手。

傑西卡老師往上抬抬手,示意站起來回答。

“應該是為了表達的方便,不考慮100這個數值,只把它定為原點,用零表示,然後只討論誤差問題。”

“很好,回答很準確。”傑西卡老師往下壓壓手,示意站著的兩人坐下。

“我們現在這個零,不再是小學裡那個零了,不再是沒有了,它就是一個相對位置,我們把它稱為原點。

記住這一點,以後我們會把這個原點不停地改變位置,去求相對原來的原點表示的正數或負數對應新原點是什麼正數或負數。

例如……”

巴西的初等基礎教育,唐寧是一操刀,尤其是物理,數學,語文政治,歷史這五門學科,唐寧更是親自監督,編寫以及最後的稽核。

作為九年義務制教學,產生的優秀人才,唐寧知道怎麼做。

唐寧雖然在上完大學和留學海外後,將九年教學忘記的差不多了,但是基礎的框架還是知道的。

數學和物理,唐寧高等的不能掌握非常精通,但是基礎的還是綽綽有餘,編寫起來並不難,直接提供框架和參與操作填補詳情。

數學和物理好解決,化學與生物這兩門九年義務制後期接觸的學科,唐寧更是手拿把捏,作為本科是生物學畢業人才,這些基礎的,還不好解決,加上九年義務制教育經歷,那遍寫的是非常容易。

巴西的九年義務制,不存在音樂,美術這些課,學科主要是語文,數學,物理,政治,歷史,體育,以及初二初三相繼增加的生物,化學。

體育,理科方面,唐寧,非常容易解決,在語文,歷史,政治上花費的時間是最多的。

編寫這三門學科的教科書,唐寧當時差不多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