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西班牙政府願意承認葡葡牙提出的加利西亞,阿斯圖利亞斯,來昂等地的主權。
有關阿拉貢,納瓦拉,盧西塔尼亞等地的民族矛盾與地方權力問題,西班牙認為可以將他們化為自治區,讓他們自治。如果三個地方想要獨立,把他們必順經過歐洲各國的認可和透過當地的公投,西班牙才能予以承認。
對於阿拉貢與穆爾西亞,納瓦納與坎塔布利亞權利關係,西班牙政府不承認,也不予討論。
穆爾西亞,坎塔布利亞歷史上,是卡斯蒂利亞收復的,西班牙政府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託尼將西班牙的底線,單獨拉了出來。
“陛下,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
阿爾瓦羅首相著重表示,如果葡萄牙願意承認西班牙對穆爾西亞,坎塔布利亞的主權,他們願意放棄所有殖民地和支付合理的戰爭賠款。”
在攻打塔拉維拉要塞之前,葡萄牙和西班牙政府其實一直在來回撕扯的談判。
功下塞克拉溫後,兵鋒直指卡斯蒂利亞腹地,唐寧出於自信,同時也是厭煩了這種無畏空耗時間的行為,直接給西班牙政府下達了最後條件。
在這個條件當中,如果不在塔拉維拉爆發戰爭之前,同意葡萄牙與尹比利亞同盟的條件,那之後對西班牙的領土要求上,將列入阿拉貢對穆爾西亞,納瓦拉對坎塔布利亞的主權歸屬。
之所以提出這個苛刻的條件,自然是唐寧想以此恐嚇西班牙儘快屈服,儘快結束戰爭。
戰爭爆發以來,葡萄牙的經濟還是受到很大的影響,葡萄牙人口本來就不多,加上前線的戰損,這對於葡萄牙本土是個不小的損失。
可惜,事不如願。
葡萄牙的恐嚇政策,並沒有成功。
西班牙國內人民反對議和的本來就多,議會的反對派保守黨也在做妖,執政的自由黨也不想成為人們口中的賣國賊,所以西班牙拒絕了,他們將國家的命運寄託在了塔拉維拉要塞,所以葡萄牙的打算落空。
可是如今,塔拉維拉要塞淪陷,西班牙在外交上陷入巨大的困境。
新任首相阿爾瓦羅,自是知道西班牙的困境,之前拒絕葡萄牙最後和談條件,現在想突破,保住西班牙的更大利益,難上加難。
不過,國家領土分土必爭,能儘量保住就保住,因此阿爾瓦羅寄希望於卡斯蒂利亞的法理,還有可能的歐洲國家干預,給葡萄牙送上了儘可能保住國家利益的和談條件。
葡萄牙要的,西班牙給;阿拉貢,納瓦拉,盧西塔利亞,西班牙願意尊重他們的權利,可以不干預這些地區,但在獨立問題上,需要歐洲各國承認才行,至於穆爾西亞,坎塔布利亞抓住光復行動法理,西班牙咬口不放。
西班牙在和談條件中,對穆爾西亞和坎塔布利亞十分重視。
西班牙重視這兩個地方,並不奇怪,因為如果失去這兩個地方,西班牙就是個內陸國,以後再也不能溝通大西洋與地中海。
如今海權盛行,海岸線很重要,如果西班牙失去海岸線,那經濟將被葡萄牙鎖死,再沒有發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