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甚至廢止建設巴西利亞。”
唐寧指著其中的一條說道:“康斯坦丁首相,愛德華工業部長,文治建設部長,你們三個聯合署名要求廢止第二首都計劃什麼意思?”
巴西利亞這個第二首都建設計劃,早在復國之初就已經成了國家之策,因為國家初期沒有那個能力建設,需要等到五年計劃來積累實力。
如今第一個五年計劃到了最後一年,要啟動第二個五年計劃了,現在居然要推翻第二首都計劃,這不是赤裸裸的打他這個皇帝的臉嗎?
唐寧·佩德羅的一些決策,因為發現不時時宜是推翻過,站在宏觀的決策上,可從來沒有翻過車。
“為什麼要推翻早就制定的第二首都計劃?是不想發展內陸了嗎?我需要你們給一個說服我的理由。”
佩德羅此刻雖然很氣憤,但他並不是那種搞一言堂的人,他想清楚的知道手下人到底是什麼想法,因此他還是會給他們開口解釋的機會。
“陛下,我反對建設巴西利亞的理由是為了避免浪費工業資源。
巴西利亞與戈亞斯城位置很近,現在戈亞斯城發展的不錯,如果再開發巴西利亞,完全就是分散精力,重複浪費建設。”
工業部長愛德華不同意重複建設,而城市與農村基礎建設大臣文治也持相同觀念。
文治說道:“陛下,重新建立一個首都,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這個耗費是巨大的。
既然已經有了一個現成的大城市戈亞斯,那完全沒有意義重新再搞一個大城市,如果不滿意的話,完全可以擴大現有的城市規模。”
“陛下,我反對建設第二首都巴西利亞,也是認為有重複建設浪費的嫌疑,而且我認為這個位置作為首都也並不好。
開發第二首都的原因,是為了推進內陸發展,可是陛下你看我國現在是兩洋之國,巴西利亞的位置太偏了。”
康斯坦丁首相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從公文包裡拿出一個疊起來的巴西地圖展開來。
大地圖上,巴西利亞,庫亞巴,科倫坡,亞森松的位置,被標了出來。
“尊敬的陛下,我並不是反對開發內陸,相反我非常支援。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在您英明的領導下,葡萄牙帝國在巴西的領土大大擴張了,首都的選擇需要改變方向。
巴拉圭河地處我國中部,水量充沛,沿途資源豐富,它還是一個優良的黃金航運水道,船運可以直到上游的庫亞巴,而他在國家的規劃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工農業區。
巴拉圭河雖然是巴拉那河的支流,但是巴拉那河主幹道中上游在山區,航運價值有限,巴拉圭河作為第一支流,整個流域像樹葉脈絡一樣,連線著巴西高原和安第斯高原,地理位置非常關鍵。
如今的巴西利亞,已經不適合作為第二首都存在。相比較於出在巴西高原的巴西利亞,我認為應該從國土中間選一個城市定為第二首都,而這個城市最好是選在巴拉圭河流域。
庫亞巴,科倫坡,亞森松,這三個城市,是作為葡萄牙帝國第二首都最好的選項,不管哪一個做第二首都,都比原來的巴西利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