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頭微蹙,心中充滿了疑惑,很難將兩者聯絡到一起去。
更何況如此鉅額的黃金,倭瀛人為何要將其藏匿於山谷之中?
此事背後恐怕暗藏玄機,絕不簡單!
“你覺得,這批金子究竟是誰的?”女帝目光轉向王嵩問道。
“臣認為,雖然是用倭瀛的馬車裝載,但這筆錢不太可能屬於倭瀛人。”
“至於是誰的微臣也沒有頭緒。具體如何處置,還需陛下聖裁。”王嵩態度恭謹地回答道。
女帝輕輕點頭,這麼大一筆黃金,也應該妥善處置才行。
正陷入沉思之際,一名女官走進來稟報。
“啟稟陛下,晉王世子稱有要事求見。”
“世子?他怎麼也來湊熱鬧了?”女帝眉頭緊鎖。
這位世子雖與她有堂姐弟之名,但實際上交往甚少,見面的次數雙手都能數得過來。
此刻天色已晚,莫非,他也是為了這批金子而來?
女帝心中暗自揣測,但無論緣由如何,她都必須見一見這位晉王世子。
“宣他進來。”女帝沉聲道。
“陛下有旨,宣晉王世子覲見。”太監尖細的嗓音在御書房內迴盪。
片刻過後,晉王世子大步流星地走進御書房,恭敬地行了一禮,“臣弟參見陛下。”
“不知世子趁著夜色前來,有何要事?”女帝目光銳利地看向他,心中已隱隱有了些許預感。
“陛下,臣弟要揭發沈川與倭瀛勾結,貪贓枉法之罪行。”
晉王世子語氣嚴肅一字一句,說得斬釘截鐵。
“什麼?”
女帝聞言一愣,這突如其來的指控讓她也有些措手不及。
這時,直性子的王嵩在一旁開口道,“世子殿下,沈川不是與倭瀛談判,為大武爭取到了六千萬兩白銀的賠償嗎?這勾結倭瀛、貪贓枉法的罪名,又是從何而來?”
此次談判不僅帶來了鉅額賠償,更是讓大武免了半年的賦稅。
讓經歷災禍的黎民百姓休養生息,利國利民。
晉王世子突然間的指控,讓王嵩也不由得替沈川辯護幾句。
晉王世子見王嵩為沈川說話,心中頓時湧起一股不悅。
按理說,自己身為晉王世子,身份尊貴,王嵩應該站在自己這邊才對。
可他卻偏偏替沈川說話,此舉無疑是在與自己唱對臺戲。
“王院長莫急,我這就將證據呈上。”
晉王世子冷冷地瞥了王嵩一眼,然後從袖口中緩緩掏出一本外表燒焦、殘缺不全的賬簿。
“這是什麼?”女帝瞥了一眼賬簿詢問道。
“啟稟陛下,此乃倭瀛使團的賬簿。”
“昨夜宣德寺突發大火,巡防營羅統領在救援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了此物……”
晉王世子言之鑿鑿,將賬簿的來歷順理成章地講述一邊。
“賬簿上詳細記錄了倭瀛使團賠償的所有物品,雖然有幾頁被燒燬,但大致內容仍清晰可見,賠償總額實為六千三百萬兩。”
說著,他恭敬地將賬簿遞給女帝審閱。
賬簿上都是倭瀛文子,女帝並未翻看,只是淡淡道,“六千三百萬兩?不是說賠償了六千萬兩嗎?”
“六千萬兩隻是表面數字,其中另有隱情。”
晉王世子解釋道,“陛下可還記得,當初沈川與倭瀛使團談定的賠償金額是七千萬兩?”
“確有此事。”女帝點了點頭道。
“臣弟拿到賬簿之後,最初也有所懷疑,於是去見了豐臣公子一面。”
“據他透露,沈川與其暗中商議,提出只要額外給予三百萬兩,便可減少一千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