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理解的看著寇準說:“敢問岳丈大人,是天下重要還是您的名節重要?”
寇準一聽這個問題,呆住了,如果他說天下重要,那肯定是要順從大家的意思,保護天書返回開封的。但是如果他說是他的名聲重要,那就等於自己罵自己是一個沽名釣譽,臭不要臉的腐朽之徒。
寇準說:“這......”
王曙見寇準猶豫不決,像喉嚨裡卡了一塊糖一樣,吐不出又咽不下,很難受。決定再幫他理清楚,王曙說:“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您有經天緯地之才,扭轉乾坤之能。放任朝堂的宵小,禍亂天下,百姓遭難,不加治理就是不義。君王需要您的輔佐,您卻因為愛惜名聲,而遠離朝堂,此謂不忠。拘於形式,而忽略了實際情況,此謂不智。”
王曙的這番話下來,寇準更加覺得下不來臺了,又只能支支吾吾起來:“這....這個......”
王曙見寇準還沒有下定決心,又說:“天下的百姓和官員都期盼著您能重返朝堂呢,岳丈大人。只要一點點犧牲,您就能實現您整頓吏治,強國強軍,安邦富民的遠大理想了。難道您就甘心看著這天大的機會溜走,然後在這邊塞平庸的度過一生麼?若真的是那樣,後人會怎麼評價您?一個愛惜自己名節的,迂腐的讀書人。北宋保守的,平庸的政治家,詩人?”
寇準大喝一聲:“好了,別說了。”
寇準轉過身來,看著窗外的渭水,看著延安府的崇山峻嶺,低語道:“老夫豈是那種庸庸碌碌之輩?天下未定,君弱臣庸,冗兵,冗費,冗官使得我大宋積貧積弱,遼國和党項又對我大宋虎視眈眈,可謂是內憂外患不斷。若老夫全都置之不理,庸碌一生,那我怎麼對得起官家和先皇?怎麼對得起天下的百姓?唉,罷了。”
聽完寇準的這幾聲嘆息,王曙已經是胸有成竹了。
寇準看著王曙說:“我寇準寧死不做庸庸碌碌之輩,你可以回去了,去告訴他們,永興軍乾佑山的天書是真的。祥瑞再次降臨,天佑我大宋,我寇準將護送天書返京面見聖上,並且做詳細的彙報工作!”
王曙見寇準答應了,連忙說:“果真如此,可真是大宋百姓之福,大宋文武百官之福!官家之福!”
寇準真的就護送‘天書’去開封了麼?他這一路又會遇到什麼變故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