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道,李元昊設計想要殺死柴無畏,結果被佘家軍殺的是潰不成軍,僅僅帶著十餘騎逃回了西平府(靈州)。
一回到府邸,李德明趕緊親自帶人來看望自己的乖兒子。見到自己的兒子正在喝悶酒,趕緊上前安慰:“兒子,你此去殺死了佘無敵,可以說也是大功一件啊。來人啊,賞賜元昊錦緞一百匹,銀錢一千兩。”
李元昊聽到李德明的賞賜,有些羞愧了趕緊跪拜:“父王,我葬送了數百騎兵,慘敗啊!為什麼還要賞賜我這麼厚重。”
李德明笑著說:“誒,不能這麼說啊,你深入宋境,孤軍作戰,能殺死有萬夫不當之勇的佘無敵,怎麼能說慘敗呢?我覺得是大勝,大勝。”李德明說罷拍拍手,幾個侍衛就把賞賜的金銀細軟往李元昊府邸裡搬。
李元昊感動的有些不知所措,又拜說:“父王,如果我們的府庫這麼充足,我請您不要再賞賜給我了。我們應該分給每一個士兵啊!”
李德明忽然愣住了,看著兒子李元昊說:“我兒元昊何出此言啊?”
李元昊看著東邊的太陽說:“我們處於這戈壁荒漠之中,土壤貧瘠,牛羊瘦弱。但就在往東邊不遠處的大宋卻地大物博,物產豐富,金銀珍寶不計其數,美女天香不可勝數。我們為什麼不把我們現在有的財富都給將士們分發掉,去攻打大宋。。佔領大宋肥沃的土地,搶走他們的糧食,掠奪他們的人口。我們也像大宋皇帝一樣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李德明看了看李元昊,不屑的笑了笑說:“我兒志氣可嘉,只是謀略不足,目光還不夠深遠啊!”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父王為何這麼說,難道你又要說大宋兵馬錢糧無數這一套?他們兵雖多,但大宋皇帝防邊將甚嚴,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調兵遣將效率低下,且大多兵馬都在開封汴梁,有遼國牽制,邊軍數量未必有優勢,只要我們出其不意。定能殺入大宋柔軟的腹地,等他們反應過來調汴梁的大軍的時候,早就木已成舟。打得過我們就佔據險塞阻擊,打不過我們就退回我們現在的五州之地。大宋未必討得到便宜!”
李德明看著李元昊又是呵呵一笑說:“你說的是軍事方面的,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你沒有說到。”
李元昊問:“哪一方面?”
李德明回答說:“人心歸附問題。”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說:“兒臣不太明白,請父王解釋一下,我聽聽。”
李德明看著東邊說:“中原自遠古統一以來,大亂過很多次,但每次都能走向統一。你可知道是因為什麼?”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說:“孩兒不知。”
李德明摸了摸鬍子說:“靠的是思想,人家中原王朝有著統一的大一統思想。認為大一統是每個王朝的責任,不能統一天下,稱不上是完整王朝。這裡面有經歷了四五千年打磨的文化思考。是老子的道學,孔子的儒學,還有後來傳入的佛學。自秦皇漢武幾次大一統的操作以後,他們已經達到,車同軌,書同文,度量衡統一,思想統一。只要他們的民族文化存在,我們就沒辦法勝利,即使能佔領那裡的土地,也很難馴化他們的人民。大機率只會落得像以往的民族一樣,被同化掉。”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說:“您說被同化掉?難道是說府州的佘家,還有歸附大宋的羌人?鮮卑人?”
李德明看著李元昊哈哈大笑的說:“何止他們,你看看我們党項族人穿的服裝,說的語言,寫的文字。有哪一點離得開宋朝?”
李元昊看了看牆邊的銅鏡,驚奇的發現:“是啊,我李元昊,雖然口口聲聲說要和大宋為敵,與宋庭王公大臣爭個高低,可是我穿的衣服,說的語言,用的文字,全他媽的是人家的,我拿什麼和他們比個高低?”
李元昊看著李德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