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天氣已經慢慢炎熱起來。
三日前官府便發出佈告。
今日蘇將軍將率凱旋的眾將士回到京城。
城中百姓興高采烈地奔走相告,此訊息早已是盡人皆知。
今日一大早,百姓們便從家中出來,從城門口一直到皇宮的街道上,站滿了歡聲笑語,熱情高漲的百姓。
大家迫不及待要一睹英武雄師的風采,場面人潮洶湧,群聲鼎沸。
禁衛軍全部出動,早早便沿著大軍經過的街道,排列於街道兩側,維持現場秩序。
城門口外,旗幟飄飄,吳王負手而立,率文武百官早早等候在此。
要以最高標準迎接凱旋大軍。
按理說這樣的場合,應該由儲君出面,更顯對其看重。
昨日朝堂上,皇帝確實欲讓太子前來迎接。
但朝中多位大臣上奏,直言吳王更勝此任。
理由是吳王對禮儀流程更熟悉,更擅長周旋協調各方關係。
此次迎接儀式十分隆重,需要多方全力配合。
太子畢竟久不在京城,難免與各部門生疏,唯恐各方配合不佳,誤了迎接事宜。
皇帝細細斟酌,有道理,便任命吳王代天子率領百官迎接凱旋大軍。
整齊劃一的馬蹄聲和盔甲碰撞聲夾雜著揚起的塵土,由遠及近,氣勢如虹,很快大軍便到達城門口。
吳王率眾位官員迎上前:“歡迎蘇將軍得勝還朝!父皇特命我等在此迎接大軍凱旋班師!將軍一路辛苦,請隨我進城吧。”
蘇將軍翻身下馬,肅穆行軍禮道:“多謝吳王殿下!”
隨後,從漠北迴朝的三十萬大軍奉皇命被安置於京郊。
然後,在禮部的主持下,凱樂高奏,軍樂隊一路吹打,將凱旋眾將士迎進城門。
吳王的車駕在前方領路。
威風凜凜的凱旋大軍浩浩蕩蕩緊跟其後。
城內的百姓熱情高漲,歡聲沸騰,手舞足蹈。
喝彩聲振聾發聵,久久迴響在上空不絕於耳。
蘇明安前日便派人,來大軍進城後通往皇宮的街道的一處茶樓,訂了一處雅室。
此時的她立於雅室朝街的視窗處。
看著街上群情高漲,滿是喜悅的百姓,也大受感染。
不禁與有榮焉,露出燦然一笑。
很快,不遠處一陣激昂的歡呼聲如驚天之雷響起。
蘇明安朝那處望去,只見高頭大馬上穩穩坐著一位氣勢威嚴,面容剛毅的中年將軍。
他身披銀色盔甲,腰跨長劍,身姿修長,五官十分俊美。
雖身為武將,卻毫無彪悍之感。
蘇明安難掩激動,這就是自己的父親了,她早已從畫中見過這相貌,並牢牢記在了心裡!
他身後跟著兩位同樣跨著駿馬的年輕將軍,英姿颯爽,意氣風發。
其中一位跟大舅母有幾分相似,想來這應該是表哥崔琛了。
而他旁邊那位與自己有同樣眉眼的,應該就是自己的兄長。
她注意到,有很多女子朝他二人扔鮮花、香囊、荷包等物。
但他二人一直神情嚴肅,看都不看那些東西一眼。
他們的表現卻絲毫擋不住那些女子的熱情,源源不斷的鮮花、香囊、荷包仍舊如漫天散花般向他二人襲去。
她不禁覺得好笑。
一時玩心大起,從身上拽下裝滿金瓜子的荷包,手裡掂了掂,分量合適,便一個抬手。
荷包直直朝蘇明煥的面門砸去!
蘇明煥早知道今日進城,會受百姓們夾道歡迎,但沒想到百姓們這麼熱情,心中不無歡喜得意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