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魏延也就是收成不好的時候才跑出來劫一下路人,應應急,他也不求錢財,更多的還是隻要吃的。
某種程度上,他們這幫人甚至跟要飯的都沒什麼區別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魏延才能有自己的底線。
不然按照他們這個活法,只怕早就餓死了。
雖然不知道該投奔誰,但時間還早,等到過完年再去物色人選也還來得及。
……
不遠處,秦天聽到魏延的話語,不由得覺得一陣有趣。
卻是沒想到魏延居然是因為自己最終才走上了從軍的路子。
歷史的奇妙感在這一刻讓秦天覺得十分有趣。
秦天心情愉悅,一邊的沐春卻是悶悶不樂。
“怎麼不高興了?”秦天忍不住揉了揉嘟著嘴巴沐春,有些好笑道。
從剛才開始沐春就顯得有些不高興,如果不是秦天按著,只怕早就現出真身了。
“那些人不好。”沐春有些不太高興的說道。
“他們對師父不敬,該死!”
秦天沒想到沐春竟是會因為這種事情生氣。
按照他對沐春的瞭解,若是這些人的目標是沐春自己,只怕沐春都懶得理會這些人。
他連尋常人的死活都不在意,又怎麼會在意這些人對自己的冒犯呢?
對於沐春而言,這些人只不過是路邊的螞蟻,誰會在意路邊的螞蟻是不是對自己不敬,是不是在辱罵自己?
但當目標換成秦天之後就不行了。
沐春可以容忍這些螞蟻對自己的冒犯,但絕對不能容忍這些人冒犯秦天。
剛才如果不是秦天察覺到沐春的異動將其按住了,只怕沐春早就現出真身,一口氣把這些人全部都噴死了。
“不過是些尋常百姓,也是為了一口吃食掙扎的苦命人,何必在意?”
秦天微笑道:“不知者不怪,不知者不怪啊。”
他們不知道秦天的身份,也不知道秦天的能力,只是用對待其它人的方式對待秦天,對此秦天當然不會在意。
只是沐春一直耿耿於懷,顯然是不能輕易放下。
剩下的旅途倒是平淡。
每到一個城市,一人一虎一龍便會小住幾日,看看沿途的風景。
許是快到了過年的緣故,不少城市都逐漸變得熱鬧了起來。
很快沐春便被各種熱鬧的場景吸引,忘記之前的不快。
這其中最讓沐春感到流連忘返的,要數各地的廟會了。
最初的廟會起源於遠古時代的宗廟社郊制度。
在最開始的時候,這其實更像是一種祭祀的活動,跟平民百姓的關係不大。
而為了求得祖先及神靈的保佑,先民往往會在宮殿或房舍裡祭祀先人,與之對話。
但單純的祭祀還是略顯單調,於是慢慢的,每逢祭祀之日,為渲染氣氛,人們還會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增加氛圍感。
這種歌舞便是社戲,也稱廟會戲,廟會便由此形成。
秦漢時期,社會進步,生產力發展,加上道教和儒家的興起,這種活動便逐漸蔓延向了全社會,即便是尋常百姓也能參加。
在此時廟會還是隻有在重大節日才會進行,而廟會也往往只會在各個寺廟道觀舉行。
這個時期的廟會更多的還是道教佛教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舉行的活動。
大型的廟會只有在重大節日才會出現,倒是一些小型的廟會,或者秦天更願意將其稱之為集會,倒是頗為常見。
後世民間常說的趕集,也是在這個時期逐漸形成。
人一多,就熱鬧了起來,走街串巷的賣藝人,還有拿著各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