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農民很不配合。
“安娜,我真的想不到卡尼奧拉公國居然也有反奧地利勢力,有大量的斯拉夫主義者,這裡可是屬於內萊塔尼亞地區啊。”
奧匈帝國,是二元制帝國,行政分內萊塔尼亞和外萊塔尼亞兩塊大區,由奧地利和匈牙利分別管理。
奧地利控制的內萊塔尼亞,是哈布斯堡統治根本地區,統治時間很長,也是奧地利的德意志人聚集地。
“卡尼奧拉這個地區可是被哈布斯堡統治了至少500年,怎麼還沒同化完全?怎麼還有那麼多南斯拉夫人?”弗朗西斯科難以理解的說道。
這麼一塊哈布斯堡長久統治的地方,五百年的基本盤,居然還擁有許許多多認同南斯拉夫種族的斯洛維尼亞人,這個統治同化力真的太失敗了。
奧地利德意志人是怎麼做事的?哈布斯堡王室到底是在想些什麼?五百多年了,還沒同化這塊小地方。
“弗朗西斯科,其實我也不太懂,雖然我也是奧地利人,但是我也解釋不清楚。
現在的卡尼奧拉與波西米亞差不多,在城市地區的城市人,大都認同自已是奧地利德意志人。不過到了鄉鎮,農村,那裡生活的人更認同自己是斯夫人。”安娜也不知道怎麼跟丈夫解釋。
卡尼奧拉公國是卡林西亞公國分出去的,早在公元1335年哈布斯堡就統治這裡,比1526年才統治的波西米亞王國早了近兩百年。
波西米亞沒同化好,哈布斯堡奧地利還有理由,可以好好的狡辯。
畢竟波西米亞一直不怎麼服奧地利,1648年才真正確認統治地位,之前一直處於動盪中,並不是完全服從維也納。
30年戰爭中,奧地利和波西米亞,人腦子打出了狗血,直到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條約》,才確認波西米亞併入位於維也納的哈布斯堡奧地利統治。
三十年戰爭過後,波希米亞一直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但仍然保持王國身份,擁有自己的政府。歷史上,直至1743年波希米亞成為奧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領地,德語才成為唯一的官方語言。
威斯特法利亞系統建立,這為後來的歐洲單一民族國家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奧匈帝國卻來反過來,成了一個大反例,它變成了多民族國家。
30年戰爭後,波西米亞雖然獨立失敗,但民族認同已經漸漸形成,最後一戰奧匈帝國戰敗,波西米亞分裂出去其實並不奇怪。
“卡尼奧拉一直很穩定,並沒有像波西米亞那麼叛逆,它被奧地利統治了500年以上,這裡本應該很早被同化的。”安娜有些無奈的說道。
“如果找理由的話,可能是因為這裡太貧困了。卡尼奧拉是個山區,只有很少的河谷存在,所以奧地利哈布斯堡,才沒有在這塊地方上花精力同化,對這個地方採取放任自流。
不花精力同化這裡,當地斯拉夫人一直保持文化特性,法國大革命後民族潮流席捲歐洲,窮困地區的卡尼奧拉人基於語言文化建立了民族認同,而等維也納發現時,已經晚了。”
想來想去,安娜找出了這麼一個理由。
“我以前認為匈牙利和波西米亞不穩定,是因為歷史原因,但是卡尼奧拉這塊奧地利經久統治的地方也這樣。連這裡都這樣,我實在對我的朋友斐迪南的未來感到不安。”
奧匈帝國的民族問題太糟糕了,大本營奧地利的腹地居然都有么蛾子,隨著時間的推移,民族問題絕對會大爆發。
弗朗西斯科,不禁對哈布斯堡皇儲斐迪南未來處境感到擔憂,如果他當了奧匈皇帝,面對的局勢絕對會更惡劣。
“看來,我是應該對義大利多投入了,至少那裡民族穩定,沒有崩盤的危險。
之前唐寧一直勸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