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葡萄牙帝國還是巴西的時候,在看到巴西拿下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秘魯的時候,就對巴西的野心充滿了警惕。
可惜烏拉圭國小力弱,不能公開得罪巴西,所以當時沒有加入阿根廷和智利的軍事同盟。
雖然沒有加入軍事同盟,但作為烏拉圭的元帥,哈里·佩洛斯還是說服國會將軍隊擴充到一個架子師,同時正式建立動員體系。
除了擴軍,哈理·佩洛斯還做好了國土防禦策略。
烏拉圭的地形基本上以平原為主,全境地勢平坦,北高南低,大部分為波狀起伏的丘陵和平原,北部和東部有少數低山分佈。平均海拔116.7米,全國最高峰卡特德拉山海拔為514米。主要河流有烏拉圭河和內格羅河,這兩條大河河寬水深,具有航運條件。
哈里·佩洛斯認真研究了烏拉圭地形後,發現烏拉圭真是易攻難受,面對巴西能進行防守的只有格蘭德山地與內格羅河。
格蘭德山地,雖說是山地,但實質上說是丘陵更妥當,是巴西高原地區延伸到烏拉圭的餘脈,最高點卡特德拉山也不過514米。
不過對於現在的烏拉圭,格蘭德山地,已經是最好的防線了,他是位於烏拉圭東部花崗岩丘陵帶,是內格羅河流域與米林湖盆地平原的分水嶺,地形起伏雖然不大,但還是有的,有利於構建防禦。
內格羅河,是烏拉圭內陸的一條大河,雖然不如與阿根廷的界河烏拉圭河寬闊水深,但還是相當不錯的,河面寬度以及水深有相當的防禦價值。
結合烏拉圭的地形,綜合烏拉圭能動用的體量,哈里·佩洛斯判斷格蘭德山以東的米林湖平原,內格羅河以北的烏拉圭草原,這種一馬平川的大平原,面對巴西根本守不住。
哈里·佩洛斯向烏拉圭總統提交了自己的專業軍事防禦方案,何塞雖然難以接受,放棄北方地盤而打造內格羅河-格蘭德山地防線,但考慮到烏拉圭的實力弱小,他透過了元帥的方案。
在巴西吞併秘魯不久後,哈里·佩洛斯元帥,就積極開始建設內格羅河-格蘭德山地防線。
對於烏拉圭建設軍事防線,作為帝國皇帝的佩德羅三世當然知道,但他沒有把他當一回事,相反,在很早之前就準備把它當成巴西的練兵場,要把烏拉圭當成帝國的兩山輪戰來磨練軍隊。
帝國的軍隊不經過打仗怎麼能稱得上能打的軍隊,因此對於烏拉圭的軍事防線,帝國並沒有恐嚇與干涉烏拉圭停止建設防線。
內格羅河山地防線,在烏拉圭就相當於法國的馬奇諾防線,2月1日葡萄牙帝國宣佈烏拉圭是非法政府後,哈理·佩洛斯元帥立刻讓軍隊進入防線。
2月1日,發生的事情,烏拉圭遭受了葡萄牙的一次次暴擊,副總統叛變,北方邊疆省份叛變,但索性烏拉圭的內格羅河-格蘭德山地防線沒有受到損失,保留了烏拉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