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份額的50%以上,在價格談判是有些優勢的。
巴西咖啡價格跌幅沒其他地區那麼大,所以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
可可,蔗糖和橡膠,被進一步提高份額,唐寧有想到,但是被德國索要咖啡定價權,將定價權定在瓜地馬拉一樣,這讓他有些不能接受。
“陛下,德皇與他的政府表示,如果我們巴西能將銷售給德國份額的咖啡,定價權維持在瓜地馬拉一樣的話,他們願意加碼支援巴西。”
夏馬爾向生氣中的國王,訴說了德國追加的一系列優惠條件。
“只要同意咖啡定價權等條件,他們願意在提高10億馬克援助金額,而且在技術上與人員支援也會加大,以後對於巴西的引進技術人員舉動也不會有障礙。”
德國的技術無疑是很先進的,甚至在化工,軍工,鋼鐵與內燃機技術,可以說是獨步全球,領先英法不少。
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德國的技術更新無疑是比英法強,尤其是新技術方面,那更是基礎濃厚,先進性更強。
巴西第一次工業革命沒趕上,而第二次別人工業革命時,巴西在玩農業,搞大咖啡行業,一心將脖子掛在農業樹上。
可以說,巴西連第一次工業革命水平都沒到。
現在唐寧是直接大步前進,想帶領巴西一步登天,直接進入第二工業層次。
這要付出的代價,肯定是不少的。
也就是巴西底子厚,能經得住唐寧的闊綽買技術行為,要是換了另外一個國家,那就需要看天吃飯,指望有大國親自下場佈局它的工業。
這個運氣,巴西可沒有,現在的世界連冷戰時期的影子都不存在。
俄國如今還是沙俄,要依靠法國輸出資本與技術發展工業,就算是後來成為了超級大國,其工業化也是有大時代助推力的。
如果不是趕上了全球超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它也不可能這麼快完成工業佈局,做到短時間趕上世界潮流。
對於德國的條件,唐寧很糾結。
失去第一次定價權,之後,各國就會提出相應的對等條件,這對巴西絕對是種傷害。
咖啡鬆口了,其他的農業產品自然而然也會被波及。
這個口子,唐寧實在不想開。
而且咖啡利潤,在之後幾年非常大,尤其是一戰爆發後,咖啡價格上升,利潤會空前擴大。
就拿美國來說。
1917年,美國軍需總司令部就徵收了2900萬磅咖啡。
當時的一位記者說:“咖啡是軍營裡最受歡迎的飲品,士兵們每頓飯後必飲。”
美國軍營裡的咖啡,用的還大多是低等級的桑托斯豆,在美國烘焙和研磨後,簡單包裝後就被運往軍營。
這種情況下的咖啡,被運到部隊以後,肯定有許多已經變質了。
就這樣,部隊也有規定,每加侖水只能沖泡5盎司咖啡粉。沖泡壺裡的咖啡渣還要留到下一頓飯,加了水以後,每加侖水中再加入3盎司咖啡粉。
如果巴西在咖啡定價權,真的像德國鬆了口,其他國家不好說,但巴西勢必也要向英法鬆口。
對等關係,歐洲列強玩的很順的。
一戰時期,咖啡的銷售量可不是說著玩的,歐洲各國還沒到用**提升軍隊意志的時候。
這時候,咖啡就是廉價的興奮劑,可以有效提高軍隊戰鬥力。
一戰中,除了英國選擇茶葉,其他各國都選擇了咖啡,就是英國,也因為茶葉不夠用,也使用了大量的咖啡。
如果這次定價權談攏,到了一戰,很長一段時間,巴西也不好像英法提出修改。
瓜地馬拉的咖啡定價權,那是低的,不能再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