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身份風波再起
京城的茶館酒肆,這幾日因一則傳聞而沸騰不休。秦可卿的“皇家血脈”之謎彷彿捲起一場風暴,從官宦府邸到市井巷陌,人人津津樂道。一些老成的說書人更是借題發揮,將這件事編排成故事,引來圍觀者絡繹不絕。
“你們聽說了嗎?那榮國府裡早年過世的秦氏,可不簡單啊!”一個說書人拍案而起,臉上露出神秘的笑容,“據說她可是與皇家有關,若不是那場變故,榮府哪會如此一敗塗地!”
旁邊的聽客聞言紛紛點頭附和,甚至有人補充:“聽聞她留下的東西里,有皇室特賜的玉佩,藏著大秘密!”
這種說法迅速傳遍了京城,甚至引發了權貴圈的強烈關注。忠順王對這一傳聞極為敏感,迅速派人秘密調查,試圖從中找到更多對賈府和相關家族施壓的籌碼。
與此同時,聖上也對秦可卿的傳聞表現出微妙的興趣。一道密旨下達,要求徹查這樁舊事,並追查是否有漏網之魚。朝中一些心思活絡的大臣開始利用此事試探皇帝的態度,試圖藉機獲得更大的政治利益。
榮寧二府被定“首罪”
隨著秦可卿風波愈演愈烈,賈府的命運更趨惡化。聖上將兩府的舊案和新罪合併審理,直接定為叛案關鍵。錦衣衛的卷宗裡,早已列滿賈府的“罪狀”:從賈政在科舉中涉嫌舞弊,到賈珍私藏兵器,甚至連賈母院中夾壁藏金都被視為證據。
忠順王奉命主持審理,毫不留情地加重罪責。“聖上英明,這兩府貪腐多年,早已是毒瘤!”他在朝堂上拍案表態,幾乎將賈府釘死在了罪案之中。
朝中一些與賈府有舊情的大臣,不得不為自保選擇沉默甚至倒戈。一時之間,賈府孤立無援,所有的辯白都顯得蒼白無力。
王子騰等相關家族波及
在榮寧二府的牽連下,其他相關家族也難逃厄運。賈府在京中長期交好的家族,如史家、王家等,無一倖免。最慘的是史家,因與榮府關係最為密切,直接被定為“同案共犯”。史家子弟被盡數解職,家產查封,部分人甚至流放邊疆。
王家因王子騰的早逝而一度擺脫牽連,但隨著賈府案情的深入,王家的責任也被翻了出來。王夫人的侄子王仁,更是被忠順王以“怠於管束親屬”的名義投入大牢。
“這可真是一損俱損啊!”一位旁觀的官員在朝堂上暗自感嘆。他轉頭對同僚低聲說:“賈府一倒,這些旁系豈能獨善其身?果然是覆巢之下無完卵啊。”
忠義的代價
衛若蘭的悲劇被廣泛流傳,成為“忠義無用”的反面教材。他在春獮行動中為保護元妃殉難,卻被聖上利用為掩蓋真相的工具。民間傳聞稱,衛若蘭的屍首被秘密掩埋,甚至連家人都未能親自料理後事。
史湘雲的境遇更是令人唏噓。被髮賣的她流落街頭,據說身份不明的買家將她帶到偏遠之地為奴,生活困苦至極。也有傳言稱,她被逼迫日夜勞作,瘦得幾乎脫了形,昔日的豪門小姐如今不過是人下人;還有傳言說已經被賣到妓院,流落風塵了。
這種忠義付出的代價,成為京中士人議論的焦點。“若蘭少爺那麼好的人,都沒能有個好下場,這世道還有什麼公平可言?”有些人感慨良多,也有人冷笑道:“忠義?不過是權力下的犧牲品罷了。”
:()紅樓夢:第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