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館前的守候
林黛玉離去後,瀟湘館漸成一片清冷之地。然而,對寶玉而言,這裡卻是他心中一方聖地,彷彿仍存留著黛玉的一絲氣息。
“她若還在這裡,一定又會拿詩句來諷刺我痴痴傻傻,”寶玉輕撫瀟湘館門前的竹影,低聲自語。他每日清晨必到瀟湘館前徘徊,時而默唸黛玉的詩句,時而抬頭凝望天際,彷彿在等待某種回應。屋內的每一片殘留的物件、每一道輕微的風聲,都成了他寄託思念的憑依。
一日,襲人偶然發現寶玉孤坐在館前,手中攥著黛玉生前常用的手帕。她不忍心打擾,輕聲說道:“二爺,您身子本就不大好,何苦總是受這寒露溼氣,身心勞頓呢?”
寶玉抬頭看了她一眼,眼中帶著一抹淡淡的笑意:“我只是想看看她是否真的如你們說的那樣,化作仙去了。也許她心裡還有些未了的事,會回來與我說上一兩句。”
襲人聞言,心頭一酸,卻無法再多言,只得默默將一件披風披在寶玉肩上。
琴音再現
傍晚時分,一陣悠揚的琴音從瀟湘館內傳出,彷彿在寒夜中蕩起一圈圈漣漪。最先聽到的丫鬟襲人嚇得跌倒在地,捂著胸口大叫:“不好了!不好了!黛玉她回來了!”她跑到寶玉跟前,語無倫次地說:“琴……琴聲!瀟湘館裡有琴聲!是林姑娘回來了!”
寶玉飛速趕來,他站在瀟湘館前,靜靜聽著琴聲,目光復雜而深情。他低聲說道:“這是她的心聲。她不願與我別離,便以琴音相傳。”
這一幕在榮府上下迅速傳開,許多僕役聽聞後,紛紛避開瀟湘館,私下議論紛紛:“林姑娘果真成仙了嗎?若真是她,那大概還有未了的夙願吧!”更多膽小之人不敢靠近瀟湘館,連夜路都繞得遠遠的。
眾人議論紛紛
訊息傳到趙姨娘耳中,她立刻抓住機會,編出種種不堪之語:“我早就說過,林黛玉那丫頭心腸不好,如今死了還作祟,指不定是怨氣未消,想來報復我們呢!”
這些話傳到寶玉耳裡,他怒氣衝衝地闖到趙姨娘的院中,冷聲質問:“你方才的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叫黛玉怨氣未消?她生前對誰怨過、恨過?您可有證據?”
趙姨娘一怔,見寶玉神色逼人,竟有些怯懦,但仍不服氣地嘟囔:“我不過是實話實說,沒瞎編什麼。琴音作祟,這不是明擺著嗎?府裡誰不知道她生前尖酸刻薄,死後當然不肯罷休!”
寶玉拍案而起,厲聲喝道:“您閉嘴吧!林妹妹心地純善,怨的是命運不公,恨的是無力迴天,從未害過任何人!我勸您留點口德,別再拿她說事,否則我對您也就顧不上情面了!”
趙姨娘見寶玉如此動怒,嚇得噤若寒蟬,不敢再多言。寶玉轉身離去,滿腹憤懣,卻也不忘回頭叮囑下人:“以後若有人再拿林妹妹妄議,立刻稟報我!”
歸於琴音
翌日夜晚,寶玉獨自一人再次來到瀟湘館前。這一次,沒有琴音,只有清風徐徐,竹影婆娑。寶玉站在門前,仰望一輪冷月,喃喃自語:“林妹妹,你可聽見我的心聲?你說的那些詩句,我都記著呢。若你真成仙去,也別太忙著做神仙事,偶爾回來看看我。”
一陣夜風吹過,竹影搖曳,彷彿在應和他的低語。寶玉苦笑著嘆道:“也罷,琴音已絕,人影難追。她便如這瀟湘竹影一般,縈繞我心,卻不可捉摸。”
此後數日,寶玉仍每日清晨與黃昏徘徊於瀟湘館前,彷彿守望著心中那抹揮之不去的餘韻。人間雖已難見林黛玉的身影,但她的精神,永遠庇護著瀟湘館,庇護著那個深愛她的寶玉。
:()紅樓夢:第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