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見言語壓服不住眾弟子,於是開始用強,連廢了幾個弟子的修為,這才暫時止住了這場混亂。
此時那福王似乎也安奈不住了,忽然現身曝出自己的修士身份,並展現了與童林不相伯仲的修為。
弟子們原本只是懷疑師父有難以戰勝的對頭,此時忽然多了個實力強大的師伯出來,大家的心思也開始安定下來,想來再強的敵人,總不會同時戰勝兩個元嬰期修士吧。
而此後,似乎他二人也察覺出這種行為的不妥,又或是嘗試已然成功,弟子死亡的情況開始減少,漸漸地更是不再發生,彷彿那“大對頭”真的銷聲匿跡了。
但是孫煉三始終知道,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大對頭”,一切都是師父與師伯這兩人搞得鬼。
他這幾年在門中蟄伏,始終沒有貿然離開,就是擔心會被察覺,遭到滅殺。
不過既然兩個老怪已經收斂下來,他心裡也漸漸安定下來,思量著逃走的計劃。
那一次他去武陽城保護梅春生的時候,其實就有逃走的打算,但是當他臨行前隱約聞聽關於凌展的一些訊息後,孫煉三的心思忽然活泛起來,他其實也很想知道究竟師父口中說的“百世之劫”是個什麼意思。
這幾年他心知成熟,漸漸也猜測出一些端倪來,只是這些還只停留在猜測層面,沒有得到證實。
所以當時他才會一心尋找凌展,想看看這人身上究竟有什麼特別,會被師父和師伯如此看重。
可惜當時他失手輸給了凌展,沒有窺探到任何秘密。
但是孫煉三不甘心,思前想後又回到了御景城來,他想再等到下一次出現這種機會,然後好好的謀定後動,一定要窺得其中秘密。所幸不知是什麼原因,童林對於他失手之事也為加責罰,只是斥責幾句,又要他再好生修煉,並未言及其他。
又是數年時間過去,事與願違的是,這樣的事情再沒發生,反倒是又有幾位師兄弟“意外”死去。
孫煉三心中的恐懼又漸漸滋生,終於在一次童林與福王雙雙離京的時候,悄悄離開了御景城。
當然,他不會就這樣獨自逃走,畢竟這樣目標實在太明顯了。
事先他曾找到許多關係較好的師兄弟們,將自己知道的真相說出。
其中自然有人不願相信,但是在孫煉三不斷列舉諸般證據的情況下,大部分人最終都選擇了相信,並有修為不高的師弟們願意與他一同逃離。
對於這些言語,他表面上自然是一口答應,但是私下裡,孫煉三卻做著單獨逃走的準備。
這些年他雖然儘量蟄伏,但也時常留意師父的諸般動作,曾意外發現童林並未將所有寶貝都貯藏在自己的儲物袋中,似乎有很大一部分被放在皇宮裡。
他想盡辦法到皇宮中尋了那處所在,將所有物事一網打盡。
當然,這些東西他也不敢全都帶在自己身上,適當的分了些給眾多一同逃走的師兄弟。
得了他的“饋贈”,大家自然是感恩戴德,卻無人想到他心中自有一番小算盤。
後來的事情,自然是童林與福王回京後無比震怒,再次外出追殺眾弟子,其中很多人都順利成為二人的嘗試物件,當然也有不少心思機敏之輩,逃脫了性命。
孫煉三自然是最為成功的一個,他故意在離開御景城後,擺脫了幾個同行者的糾纏,悄悄潛回御景城附近躲藏起來,每日裡只是茶樓酒肆間留意諸般訊息,當聽人說大國師回京後又再次離京的訊息,他立刻小心謹慎的繼續蟄伏,甚至外出打聽訊息的次數也立刻減少。
反正他已經修煉到築基期,長時間不飲不食也無大礙。
如此這般又過得年餘,見風聲沒那麼緊了,孫煉三這才悄悄上路,毫不猶豫的一路趕出萬里行程,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