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惠靈頓街一家豪華酒吧的二十樓,周齊舉杯輕啜,眼前是燈火輝煌的港城夜景。曾經,這座城市因為金融危機而倒退,但如今,因為他的介入,一切都在改變。他不知道這樣的改變是對是錯,也不知道會帶來什麼後果,但他相信自己的選擇。
李嘉欣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周齊,她能感受到他內心深處那份複雜的情感。或許,從他踏入商界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現在,他只能希望所有的一切都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心中五味雜周,她選擇沉默。熟悉周齊的她明白,有些問題問了也是白問。而她的心思,同樣難以言喻。短短半個多月,她發現自己已經深陷對他的感情之中。
那場慈善晚宴上的情感流露,算是表白嗎?在她心裡,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周齊的反應卻像是在刻意保持距離。這讓她感到困惑和不安。
現在的她不再掩飾自己的情感,但再次表達愛意的勇氣卻消失了,因為害怕面對可能的拒絕。一旦這份微妙的關係被點破,她擔心會失去在他身邊的權利。
李嘉欣轉向周齊,輕聲說道:“港城的經濟比內地更加活躍,無論你有什麼計劃,李家都會全力支援你。我認為你可以考慮將事業重心移至港城。”
這是一種委婉的方式,表達了她希望與他有更多交集的願望。目前看來,商業合作似乎是維繫兩人關係的唯一紐帶。
在這兩天裡,她一直陪伴著周齊,而他也並非無所事事。透過一系列精明的投資操作,周齊賬戶上的數字達到了驚人的150億。
其中40億的成本中有一部分來自老奉祥的質押借款,這部分資金需要儘快歸還。為了這次投資,他還調動了幾乎所有可用的流動資金,包括杜伯溫從騰傲貨運挪用的資金。現在,每一筆款項的償還都讓李嘉欣覺得他們之間的距離又遠了一分。
周齊轉頭看著她,微微一笑,“你是想讓我留在港城?”他問道。
“這裡的機會更多,不是嗎?”李嘉欣回答道。
雖然港城的經濟確實繁榮,但說到未來的發展潛力,周齊清楚地知道,內地才是真正的藍海。基建建設如火如荼,經濟發展勢頭強勁,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事實。對於周齊而言,港城的魅力不及內地的廣闊前景。
周齊正準備開口,手機突然響起。一看是李光裕來電。
“小周啊,李總想見你一面,你能回來一趟嗎?”電話那頭傳來李光裕的聲音。原來,在新聞釋出會結束後,李召基和李光裕一同返回了家,卻發現周齊不在,因此才有了這通電話。
“好的,我馬上回去。”周齊簡短回應,沒有多問原因。他知道,李召基的邀請不容拒絕,但也不像是十萬火急的事情,否則李光裕會在電話裡直接說明。
結束通話電話後,周齊告訴了李澤欣一聲,便匆匆出門。李嘉欣望著他的背影,心中泛起一絲苦澀。她明白,這個男人即將離去,而她不確定能否留住他。帶著複雜的心情,她默默跟在後面。
回到李家,李光裕、李召基和楊爍正在品茶聊天。看到周齊到來,三人的態度顯得格外親切。李光裕親自為周齊倒了一杯茶,話題依舊圍繞著剛剛平息的風波展開,言語之間滿是對周齊的感激之情。
過了一會兒,李召基轉向周齊說道:“周先生,我們在這場危機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亞洲財報打算做一個特別報道。我想推薦你作為主角。”
亞洲財報是港城最具影響力的財經週刊。李召基顯然希望透過這次機會,公開表彰周齊對抗經濟危機的貢獻,讓公眾認識到真正的英雄。
李光裕也附和道:“這樣的曝光對你未來的發展很有幫助,名聲有時候比利益更加重要。”
很明顯,他們在此之前已經討論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