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的人家嫌她不是嫡女,又想著卓芳純沒有嫡子,卓家大房又沒有能幹出色的郎君,如果卓芳純不能襲爵,這門姻親在敏平侯去世之後就太過黯然失色了。
門楣低一點的大夫人和卓玉娘都不甘心,畢竟卓玉娘本身也算是才貌雙全的人物,因為和嫡姐年歲差距比較大,大夫人待她又好,也有幾分高傲的心氣的,這終身大事,哪裡能草率了去,再說卓玉孃的年紀還沒到急著找人家的時候呢。
所以至今沒有說親——阿杏道:“婢子聽夫人說過,照大夫人的意思,明年恰好開科,屆時為六娘物色物色,但老夫人的意思,卻是想讓六娘今年就把事情定下來,越快越好。”
卓昭節一皺眉,心想這就難怪卓玉娘要大哭大鬧了,大夫人要是有合適的人選,又何必等到明年開科再物色?沈氏催得這麼急,居然還要加個“越快越好”,這話傳了出去,人家還以為卓玉娘是做了什麼事情,連祖母都催著她速速的出門呢!
沈氏這是明擺著報復,她也不僅僅是報復——如今長安在議論著的是沈氏的親生女兒,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若是能把話題轉到卓玉娘身上,雖然同是卓家的女孩子,總比卓芳甸被一直議論的好吧,反正大房向來就和她不對盤,能坑一把是一把。
揣測著沈氏的用意,卓昭節就想到了自己:“祖母只叫了大伯母去說六姐的事情?沒說咱們四房什麼吧?”
阿杏笑著道:“如今才說了六娘,就鬧得大房沸反盈天的了,娘子這才從江南迴來,老夫人能說什麼?”
卓昭節點了點頭,卓玉娘不比自己,自己寄養在外多年,四房要留上些時候再許人的理由充足得很,這一點沈氏也很清楚,何況提一個卓玉娘已經足夠混淆視線了,敏平侯還在,懾於卓儉,這侯府裡做什麼到底都要留上一線,免得惹怒了那看似不管事的家主。
因為在春宴上和卓玉娘吵過,大房和四房距離也不近,卓昭節也沒打算親自過去安慰卓玉娘,就道:“你收拾幾件六姐喜歡的東西,一會代我去看看她。”
阿杏正要答應,門口水精簾忽然一響,明吟走了上來,行了禮,道:“娘子,夫人派人來,說六娘如今在老夫人跟前哭,請娘子與夫人一塊兒去勸一勸。”
卓昭節驚訝道:“這麼快就到祖母那兒去了?”這麼一問,倒是醒悟過來——之前卓玉娘鬧得那麼厲害,估計也是為了大夫人可以名正言順的帶她到沈氏跟前去說理,不然周氏怎麼說也是多年的管家夫人,大房有不想讓外頭知道的事情還會任憑卓玉娘哭得內外皆知嗎?
明吟和明葉現在到了許人的年紀,遊氏念她們伺候卓昭節多年,又伺候著北迴,親口答應了要給她們尋門好親事,若是願意將來脫了奴籍也可,因此現在就不跟著卓昭節出入了,只是打理著鏡鴻樓上下。
這會聽了卓昭節的話就道:“可不是?娘子快點換件衣服下去吧,可別到遲了叫人說嘴。”
“好。”卓昭節知道沈氏是一點也不介意給自己扣頂不友愛姊妹的罪名的,不敢怠慢,讓阿杏伺候著換了件出門的新衫子,略加了兩件首飾,匆匆下了樓,就見遊氏跟前伺候的廖氏正在階下等著,見到她下來,含笑道:“娘子出來了?咱們快過去吧。”
得到訊息之後遊氏打發了廖氏通知女兒,自己是早就在去沈氏處的必經之路上等著了,母女兩個會合,一起往沈氏所居的上房去,到了上房院外,還沒進去,就聽見卓玉娘哭哭啼啼的聲音傳了出來。
“四弟妹。”遊氏和卓昭節正要進去,身後忽然傳來呼喚,回頭一看,卻是三夫人許氏,領著卓昭姝,有些氣息不穩的趕過來,遊氏見狀就示意卓昭節停下來等她們一等,兩邊遂一同進去。
穿照壁、經迴廊、越空庭,到了門外,裡頭卓玉孃的哭聲更大了,中間夾雜著卓絳娘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