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殯,宴席。
出殯前,所有親屬要依次再觀一遍逝者遺容。主事人是江家老白子——老五江錦山,在他的指揮下,江子善、江子仁、江子明和江子愚四兄弟合力把棺材蓋子開啟,幸好屍體完好,沒有什麼異味。“觀看遺容的時候,別把淚滴到棺材裡,聽到沒?”江錦山把失去大哥的哀痛化作此時的鎮定,妥善地安排好各項事宜,希望他走的沒有後顧之憂,無牽無掛。
臨到江子愚的時候,他兩手把江野抱起來,一起看著棺材裡的老人。隨後是董氏,她也把江雨晴那般抱起來。
應該是解脫了吧,此時的江俊山看著真得很安詳,像睡著了一樣,只是,以後恐怕再也沒有機會再見到了。不看還好,這麼一看,往日裡的種種都浮上心頭,咦,是淚,淚水怎麼就不由自主留下來了?先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心理防禦呢,怎麼忽然間就消失不見了?不是說好應該為爺爺脫離痛苦感到高興嗎?往日裡鍛鍊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智心態怎麼也都不起半點作用?
江雨晴哭成了淚人兒,一個兩歲的孩子,因為爺爺去世哭得差點斷了氣,這話說給一百個人,一百零一個不信。眾人都以為她是嚇著了,哭就哭吧,在喪禮上大哭,不管緣於什麼,都十分應景。讓外人見了,說不定還會說,江家的家教好,屁大點的小孩子都知道給老人哭喪。
禮畢,棺材被重新合上,並用被鉚得結結實實。
青壯男子合力把棺材抬到院中擺好的兩根四四方方的木槓上,婦人們則合力把棺材的罩子套上,這罩子極其華美,東西南北四面分別鑲嵌的是金燦燦立體的龍飛鳳舞圖、百子千孫圖、王母賀壽圖、閻羅封官圖,上面則似新娘轎子的頂部,垂下來或黃金色或白銀色的流蘇,四個角落都是古代建築中鉤心鬥角的模樣,也都貼了金箔,明晃晃的很刺眼。
等待裝飾完畢,兩根大槓下面又墊上兩根同樣四方端正的中槓,如此就形成了正方形,中槓左右兩側露頭,就在這四個露頭的部分,再各墊上一枚小槓,兩人一前一後抬一小槓,總共八人。四兄弟走前,族內的另外四名壯丁走後。
“起槓!”江錦山一聲高喊。
“嘿吼!”八壯漢肩膀上槓。
披麻戴孝的孝子孝女鴉雀無聲,等著老白子發話。
“鳴炮!”江錦山一聲令下,爆竹聲噼裡啪啦響起。
“奏樂!”江錦山再喊,笙、嗩吶、銅鑼和梆子的聲音應聲響起。
樂聲響起之後,整個送殯隊伍開始行進,走在最前端的是長孫,江子善的大兒子,名喚江義,扛著大花圈帶路,其次是江寧,手裡舉著柳釵子,即是裹了白紙的柳枝,後邊緊跟著哭喪聲震天的孝子孝女,而後是八人抬棺,棺材後跟著同族親人,漫天撒著紙錢,嗩吶隊伍走在最後,吹奏著《打墓調》、《雁落沙灘》和《百鳥朝鳳》等古調。
江野牽著江雨晴,走在孝子孝女的隊伍裡。江雨晴不時回頭看父親,棺材加上大中小槓,八大壯漢都非常吃力,江子愚的臉憋的通紅,汗水早就打溼了衣裳,豆大的汗珠止不住地順著臉頰往下流。其他幾人的形容也都好不到哪裡去。
鞭炮放了一路,三輪槍響了一路,嗩吶吹了一路,子孫哭了一路……到江家墳院也不過兩三百米的距離,但愣是走出了兩三公里的感覺。
到了墓地之後,墓穴已經挖好,位於老太爺老太太墳旁。江雨晴依稀記得,當初江子愚提到江家的墳院時說,老太爺和老太太的墳,後面六個爺爺百年之後的墳,總共七座,已經定好了位置,從年長到年幼,呈北斗七星排列,這還是當初大老太爺在世時,花了重金託風水先生看好的,後世子孫不能更改違逆,必須嚴格遵守,否則壞了江家的風水,誰也擔當不起。
“落槓!”江錦山的嗓音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