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章 轉世後四人的交集

【故事二,第一章】

我:孫悟空。

唐朝人

家住東海邊上的一個小縣城

家中以打魚賣魚為生。

小時候我經常會坐在海邊

看著那無邊無際的大海發呆

或許總是聽老一輩人說那些神話傳說故事:

這大海中有人魚,有龍女,有神龜

所以自小特別嚮往大海

我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

聽我老爹說,他是老來得子,還是拜了齊天大聖廟才有了我。

因為叫這個名字,所以從小到大沒少被鄉里街坊鄰居嘲笑。

“孫悟空,什麼時候大鬧天宮啊!”

“孫悟空,你什麼時候上西天取經呀……!”

算了,不想解釋!

這麼多年來,解釋過無數次:

我只是跟孫悟空同名同姓,不是那個孫悟空,這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我跟那個孫悟空一點都不像,好不好!

無論我怎麼說,也洗不掉刻在那些人心底的印象。

後來,我索性不解釋了,反正孫悟空也不是什麼反面人物。

直到我十五歲那天,我認識了一群人,一群跟我一樣的人。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我從小又黑又瘦,是個再普通不過的漁村小子。

自打我記事起,就跟著父親在這茫茫大海上討生活。

鹹腥的海風捲著浪頭撲在臉上,我彎腰把漁網甩進船艙,汗珠子順著脊樑骨往下淌。

天還沒大亮,碼頭上已經擠滿了挑著扁擔的魚販子,吆喝聲像漲潮時的浪頭一陣高過一陣。

我從小沒娘,每天天還沒亮,我們就得駕著那艘破舊的漁船出海,撒網、收網,盼著能有個好收成。

等回到岸上,又得馬不停蹄地把捕來的魚拿到集市上去賣,換些錢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孫猴子!今天撈著龍王爺的夜壺沒?\"

斜對門賣蝦醬的老張頭又在扯著破鑼嗓子喊。

我頭也不抬地往板車上搬魚筐,竹篾編的筐子勒得手心發紅。

這名字就像粘在鞋底的魚鱗,十幾年了怎麼甩都甩不掉。

聽說我爹當年抱著襁褓裡的我去土地廟上香,突然指著泥塑的齊天大聖像說就叫這個,氣得廟祝差點沒把香爐扣他頭上。

小時候,我並不明白為什麼父親要給我取這麼個名字。

直到有一天,村裡的小夥伴們圍在我身邊,指著我鬨笑:

“孫悟空?哈哈,你以為你是能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啊!不過是個又髒又臭的小漁夫罷了!”

那一刻,我才知道,這個名字給我帶來的不是榮耀,而是無盡的嘲笑與羞辱。

從那以後,我總是低著頭走路,儘量避開那些異樣的目光。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要承受這些?為什麼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擁有一個普通的名字,過著平凡的生活?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習慣了這種被人嘲笑的日子。

我不再去在意別人的眼光,一心只想著如何多打些魚,讓家裡的生活能好過一點。

每天,我都在大海和集市之間來回奔波,汗水溼透了我的衣衫,粗糙的漁網磨破了我的雙手,但我從未有過一絲抱怨。

我知道,這就是我的生活,我必須要堅強地面對。

在我為生活忙碌奔波的時候:

嫦娥,那個和我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女子,正過著與我截然不同的生活。

她是城裡的富家小姐,衣食無憂,備受寵愛。

她的爹孃也給她取了個和神話人物一樣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