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章 某柯學的諸星大

前面幾份林原還能端出去給食客現場淋煲仔飯的料汁,後面都是由深夜食堂唯一服務生金髮黑皮大帥哥安室透代勞。

和穿的像大學生那樣陽光帥氣的溫柔服務生完全不同,即便是留著一頭黑色長髮,也絲毫沒有減少冷厲的氣息。

深不見底的綠眸,對上的那一瞬間,被捕食者鎖定的危機感油然而生。

哪怕那雙綠眸中毫無情緒,也讓人有種被審視的錯覺。

吧檯椅的椅背是很淺的,並不能放鬆的往後靠,他一邊手肘撐在吧檯桌上,垂眸看金髮服務生完成鱔魚飯的最後一步。

砂鍋裡滋滋作響,但是並沒有什麼油濺出來。

鱔魚嗎?因為形似蛇類這種大多數人見到就會掉頭逃跑的生物,反而在日本的農田與河溝中氾濫成災。

但是看破錶象,發掘了它豐富內在的中國人早就將它端上了餐桌。

中國人也吃蛇肉,長得像蛇對於部分人來說可以說是毫無壓力。

當然,他沒有吃過蛇肉,也沒有吃過鱔魚,這份鱔魚飯倒是色香味俱全。

能以如此可怖的食材烹飪出這樣的美味,真心地感謝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八點後進店的人比工作日少,半小時過去,還是坐滿了人。

訂單一個接著一個,用花生油、鹽水、鱔魚血混合醃製的鱔魚肉已經減少了一小半。

林原抓起兩根鮮活的細長條扔進洗菜的盆,一把麵粉進去,又抓起還在扭動著身體的鱔魚,狠狠搓洗,清除掉外面的黏液。

沖洗時,過於活躍的鱔魚甩了正給它洗澡的林原一臉水。

纖細的手指抓起擀麵杖,一個大比兜給它砸暈,繼續沖洗的動作。

來自吸血鬼的壓迫感第一次在這種生物的身上失靈,這對於林原來說也有些新奇。

魚真的有腦子嗎?還是說魚的腦子可能還是太小了,才沒有鴿子雞鴨鵝那麼聽話?

先砸暈鱔魚,再動刀剖開魚腹,取掉苦膽魚腸之類的東西,再來兩刀剔除魚骨。

這批鱔魚足夠新鮮,沒有土腥味,它的血也很是鮮甜,是對於人類味覺而言的鮮甜,也是鱔魚的精華所在,十分滋補。

只是鱔魚的血極少,宰殺幾條也盛不滿一碗,林原這次沒和食客搶。

剖魚時都擠進了花生油裡,這樣可以防止魚血凝固結塊。

鱔魚肉本身不算厚,處理好就直接切塊,撒點鹽放進花生油裡醃製。

一斤鱔魚一斤飯,按照這個比例,砂鍋裡放多少長粒大米就放多少鱔魚肉。

小砂鍋底部別忘了先刷上一層花生油,再將提前泡過的米倒進小砂鍋,加水沒過水麵一公分,煲仔飯,水量的多少也是關鍵的一步。

水太多米飯會稀,米飯軟爛且沒有那種粒粒分明的效果,水太少米飯會硬,也不在大多數人的接受範圍內。

自家做可以有偏好,開店必須考慮大眾的接受度。

四分鐘後開啟小砂鍋的蓋子,砂鍋裡已經看不見水,花生油醃製的鱔魚肉鋪到飯上。

蓋上蓋子,鍋蓋縫隙處,再淋一圈花生油沿著邊緣滲入。

再燒四分鐘,鱔魚肉熟透,撒上蔥花香菜,燜最後2分鐘。

整個後廚,味道最濃的其實是花生油,古法壓榨,絲毫沒有量產花生油那股悶人的味道,聞起來甚至有點淡淡的新鮮花生的甘甜。

在開蓋之前,隨著砂鍋內溫度升高,達到一定程度時,魚皮中的水分被烤出變得更有韌性。

鱔魚肉兼具嫩滑和緊實這兩個相對矛盾的口感特點,在此之間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砂鍋內就是蒸制和烤制同時進行,既有帶著水汽的溼潤也有高溫激發熱油後與食材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