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比丘國的君臣和百姓,送唐僧師徒四人出城,走了二十里遠,還捨不得離開。
三藏勉強下了輦車,騎上馬辭別出發,送別的人一直望到看不見他們的身影才回去。
師徒四人走了很久,又過了冬末春盡的時候,看不盡野花山樹,景物繁茂芬芳,前面又看到一座高山峻嶺。
三藏心驚問道:
“徒弟,前面這座高山,有沒有路,一定要小心!”
行者笑道:
“師父這話,不像個走長途路的人說的,倒像是個公子王孫,坐井觀天那種。”
“自古以來都說:山不阻礙路,路自然通山。”
“為什麼說有路無路呢?”
三藏說:
“雖然山不阻礙路,但恐怕險峻的地方會有怪物,密林深處會有妖精。”
八戒說:
“放心,放心!這裡離極樂世界不遠了,一定太平無事!”
師徒正說著,不知不覺到了山腳下。
行者取出金箍棒,走上石崖叫道:
“師父,這裡是繞山的路,很好走,快來快來!”
長老只得放開胸懷策馬前行。
沙僧說:
“二哥,你把擔子挑一肩。”
真的八戒接過擔子挑上。
沙僧牽著韁繩,老師父穩穩坐在雕鞍上,隨著行者都奔上了山崖上的大路。
只見那山:
雲霧籠峰頂,潺湲湧澗中。
百花香滿路,萬樹密叢叢。
梅青李白,柳綠桃紅。
杜鵑啼處春將暮,紫燕呢喃社已終。
嵯峨石,翠蓋松。
崎嶇嶺道,突兀玲瓏。
削壁懸崖峻,薜蘿草木穠。
千巖競秀如排戟,萬壑爭流遠浪洪。
~~~~
雲霧籠罩著山頂,潺潺的水流湧在山澗中。
百花香氣充滿道路,萬棵樹木茂密叢生。
梅樹青,李樹白,柳樹綠,桃花紅。
杜鵑啼叫的時候春天將盡,紫燕呢喃時春社已結束。
高高的石頭,翠綠的松樹。
崎嶇的山嶺道路,突兀而精巧。
陡峭的懸崖,藤蘿和草木茂盛。
千座山峰競相秀美如同排列的戟,萬條山谷爭相奔流像遠處的洪浪。
老師父慢慢觀賞山景,忽然聽到鳥啼的聲音,又生起了思鄉的念頭。
勒住馬叫道:
“徒弟!
我自天牌傳旨意,錦屏風下領關文。
觀燈十五離東土,才與唐王天地分。
甫能龍虎風雲會,卻又師徒拗馬軍。
行盡巫山峰十二,何時對子見當今?”
~~~~
我自從天庭傳來旨意,在錦屏風下領取關文。
正月十五觀燈時離開東土,才和唐王分別。
剛剛能夠龍虎風雲相會,卻又師徒之間有矛盾。
走過了巫山十二峰,什麼時候能和唐王相見?”
行者說:
“師父,您常常因為思鄉而掛念,完全不像個出家人。”
“放心走吧,不要過多憂愁,古人說,想要謀求富貴的生活,必須下苦功夫。”
三藏說:
“徒弟,雖然你說得有道理,但不知道西天的路還在哪裡呢!”
八戒說:
“師父,我佛如來捨不得那三藏經,知道我們要去取,想必是搬走了;不然,怎麼一直走不到?”
沙僧說:
“別胡說!只管跟著大哥走,只要把功夫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