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問了安,便聽見尚靖開口說道:“如君的事也過了三個月了,後院不可沒有女主人,正好徐同知家的二姑娘還未婚配,你娘和徐夫人商量了一番,覺得二姑娘是個合適人選。你好好收斂下心性,要好好對待徐姑娘。”
尚謙聽了不由咋舌,這古代的包辦婚姻也太快捷迅速了,連當事人問都不問,這老爹完全不是同他商量,而是在對他“下達通知”。尚謙想都沒想,張口便說道:“我不娶。”他打心裡是不願娶個素未謀面的女子,也不想害了人家。
但尚靖哪知他的心思,只當他嫌這徐二姑娘是庶女,又一直“聲名在外”。原來這徐同知一家世代書香之家,徐同知自己二十歲便中了進士,可謂少年得志而後便進了翰林院任翰林院修撰,而後放外任到大名府任同知一職。徐同知徐陽所出子女除了這二姑娘,都有才名在外,可這二姑娘不知是天生愚鈍還是懶怠,莫說琴棋書畫,便是女紅也是笨拙得拿不出手。因她有個十六便中舉的哥哥,還有個號稱大名府第一才女後來嫁進京裡的姐姐以及兩個素有才名的妹妹,這徐二姑娘的“愚名”便同她的姐妹的才名一樣,在大名府是人人皆知。可尚謙那“混世魔王”的威名也不是蓋的,大名府中的頑童還編過歌謠“城北尚霸王,城南徐傻姑。”且尚謙原配妻子被氣死一事在大名府也是傳的滿城風雨滿城塵,莫說嫡女,與尚謙門當戶對或是門戶稍低些的官宦人家便是庶女也無人願意嫁給尚謙,只因嫡母還怕如此嫁女擔了一個不賢惠的名聲。不過這徐二姑娘年已十七,因此前的名聲也一直無人問津,徐夫人楊氏一心想要丟掉這燙手山芋,正好在禪林寺拜佛時遇見了尚夫人莫氏,二人自是一拍即合,拍板定下了這樁婚事。
且說那徐夫人和尚夫人那日商定此事後,又順便讓禪林寺的慧遠大師給測了下二人的八字,竟得了一個天作之合的說法,這二位夫人對此更是深信不疑,回去便各自遊說自家相公。
尚靖雖一開始覺得有些不妥,但莫氏卻說自己親去見了那徐二姑娘,性子溫和平順,只能說沒甚才幹,卻並非外界傳言的“愚”,雖不會琴棋書畫女紅什麼的,但侯府又不須她以此博得才名也不須她以此為生,普普通通平平凡凡配謙兒倒也沒什麼不好,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不生事便是好姑娘,且那徐二姑娘雖然不機靈,但也生得一副好樣貌,再如何也是官家女兒,舉止是頗為得體的。尚靖琢磨了半日也覺得有些道理,以尚謙這般“惡名”,續絃能娶同知家的小姐,也算不差了。故而此刻他聽見尚謙說不願,一時便怒從心起道:“這徐姑娘雖然無甚才名,但我也聽說這徐二姑娘最是老實本分,配你這樣的那是綽綽有餘,你還挑什麼挑!”
尚謙倒也聽說了城裡許多人家都向莫氏婉拒了他,當時他還樂得輕鬆,此時竟然還有人家允了,不免讓他大大頭痛,此刻老爹又是這般態度,尚謙只得硬著頭皮說道:“爹,我不是嫌徐二姑娘,只是我此前做的錯事太多,怕再對不住人家姑娘。況且我也沒見過徐姑娘,說不上喜歡……”
尚靖聽他說前一句話,臉色剛和緩了一些,待聽到他說後一句話,臉色又難看了起來,道:“什麼喜歡不喜歡!婚姻大事,乃父母之約媒妁之言,哪由得你喜歡不喜歡。”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讀。66721。;66721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
正文 徐家二姐
吾讀。66721。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