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務,你若能安全完成,我便給你一個營統率。”袁熙不容置疑地說道。
不想馬振居然不生氣,反而很興奮,第一次認真行禮,說道:“謝大人,末將定不負所托!”
同意了,很好。袁熙想著,就直接走進刺史府。
對於馬振來說,他其實也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自界橋之戰戰敗,馬振雖幫著公孫瓚收攏了軍隊,但也放跑了袁紹,成了公孫瓚治他罪的理由,以至於馬振明明有功,還要受罰,很長一段時間都受排擠。再加上公孫瓚剛愎自負,居然殺了幽州牧劉虞,徹底惹惱了整個幽州的各方勢力,於是出現了幽州各方勢力如閻柔、鮮于輔、烏桓峭王等軍閥與袁紹合作攻打公孫瓚,馬振就是在那個時候請辭的,此後就一直賦閒在家。說是賦閒,其實就是全力“啃姐”,馬振早年投靠姐姐到幽州發展,參了軍,到了公孫瓚的部隊裡,靠著作戰勇猛進入了白馬營,誰知弄得這樣一個結果。但是馬振也有自己的脾氣,雖在“啃姐”,但他不願屈尊從事農業生產,以至於被周圍鄰居當成了好吃懶做的廢物,經常能聽到閒話。剛開始上一任姐夫還健在,姐姐家有收入,還算過得不錯,之後前姐夫因病去世,留下姐姐和一個小外甥,還得加上馬振,家庭過得就不行了。雖然馬寡婦是個“伏弟魔”,萬事向著馬振,甚至對外面說馬振將來要做將軍,不能幹那些粗活,寧願自己出門去酒樓拋頭露面,也要養活三人。但是馬振也不想一直這樣下去,特別是最近酒樓出了些狀況,姐姐的收入也不行了,以至於去要委身一個老兵痞(就是老李頭),還是瘸的。馬振便向姐姐提出了自己想出來幹活的意願,但是不好意思求人,讓他姐姐幫幫忙。馬寡婦多精明,酒樓出現狀況的時候,就看出老李頭有機會出頭,毫不猶豫勾引起老李頭。果不其然,頭天老李頭睡了馬寡婦,第二天就答應給她弟弟介紹差使,雖然馬寡婦得把兒子的姓改成李;但馬寡婦並不在乎前夫家的姓氏,所以雙方一拍即合。
“因此,才有了今天老李頭推薦馬振的這一出。”狗子送完馬振,在外院轉了一圈,就回來向袁熙彙報了馬振與老李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