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我的心理問題

人到中年,我病了。中年危機中我離婚了,於是抑鬱與狂躁交相折磨著我。六年了,在師友親朋的幫助下,在專業醫生及心理諮詢師的醫治下,我也讀了一些相關的書籍,慢慢地走出來,我也發現了我的問題。成年後的病,是早年尤其是童年出現的問題。我與“母親”的關係,嚴重影響著我的親密關係。我七十年代中期出生在蘇中農村,是家中長女,還有一個弟弟小我兩歲多。父母結婚前後有些周折,估計這些影響了母親的心情與情緒,所以我生來體弱。媽媽是個漂亮能幹的裁縫,估計襁褓中的我就跟著奶奶,媽媽有空才會奶我。斷奶後更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奶奶去世十一年了,爺爺奶奶去世後,我就覺得我沒有家了。一直到現在我與母親保持著疏離的距離,所謂的交心也就半個小時而已,接著我就想逃離。記得媽媽說過我小時候每次吃奶都吃得吐出來,也許是我對母親的依戀(依賴)的反映。奶奶是個善良的好人,她總是默默地為我想著,夏天白天長,下午她總會整點什麼餅啊雞蛋炕山芋啊給我墊墊肚子;寒冷的冬天,奶奶準備一個火盆,早上我們的衣服鞋子總是暖烘烘的,奶奶還會烤花生蠶豆,好香!我的零花錢全部在奶奶那,媽媽有時也會問我咋不存在她那裡,我笑而不答。小時候記得兩件事,一天晚上我發現奶奶不在家,她去鄰居家串門了,我扯破了嗓子在家門口喊啊喊啊,直到奶奶回家為止。還有一次我發現河對面一個像媽媽的人騎著腳踏車去外婆家,於是我邊哭邊喊著跑去追趕。小時候大人總說我乖巧懂事,媽媽說每次她回來,我總會說媽媽你們在外賺錢給我們買好吃的好穿的,我在家帶好弟弟,幫奶奶做家務。每次我做家務,奶奶總是讚不絕口,我總是被長輩們捧著,開心地生活著。爺爺奶奶在我父母面前從不告狀,即使我犯錯了。小時候家裡養小雞,門口用大凳攔起來,我個子矮,有時會不小心踩死一隻,嚇得哇哇大哭,奶奶會說沒事,家裡雞多呢。我的幼兒園小學離家就20米左右,下課了奶奶總會給我送來好吃的雞蛋油條燒餅啊。我不會輕易給媽媽提要求,而媽媽總會直接告訴我不行,因為我是丫頭。我上初一的時候,一天我穿了媽媽的滑雪衣,媽媽回來罵我,奶奶說母女換著穿咋了?長大後發現我不接受別人碰我,包括兒子。有一天,朋友跟我說可以與兒子擁抱或者撫摸他,我說我不行的。兒子小時候只要碰到我,我就會退縮並且嚷道不要碰我。媽媽曾經說過我小時候,老太從揚州回來抱我,襁褓中的我就會沒命的大哭。而親密關係中我發現我有肌膚飢渴症。我希望對方平等。希求對方對我的付出要表揚要首肯。我是天蠍座,我有強烈的佔有慾。但是我的成長環境又告訴我可以接受紅旗不倒彩旗飄飄。現在我知道了我的婚姻觀是錯的,是矛盾的。當然我的環境更告訴我獨立自強,一切靠自己。一個人早年的成長經歷對成年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許這是對的。這也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思想。但願我的心理問題能早日醫治。

:()天堂沒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