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小僮說道:
“這位老爺太不會打算,不把饅頭籠起來,怎麼把飯籠起來了,難道不會弄髒衣服嗎?”
八戒笑道:
“沒籠,吃了。”
小僮說道:
“你還沒張嘴,怎麼就吃了?”
八戒說道:
“小子們就會說謊!”
“分明吃了;不信,再吃給你們看。”
那小僮們,又端了碗,盛了一碗遞給八戒。
呆子晃了晃,又丟進嘴裡一下子吃完了。
眾僮僕見了說道:
“爺爺呀!你這喉嚨就像磨磚砌的,著實又光又滑!”
那唐僧一卷經還沒念完,他已經吃了五六碗了,然後大家才一起拿起筷子,一起吃齋飯。
八戒不論米飯、面飯,果品、閒食,只管一通亂塞,嘴裡還嚷著:
“添飯!添飯!”
漸漸地不見送來了!
行者叫道:
“賢弟,少吃些吧,也比在山凹裡捱餓強,能將就半飽也好了。”
八戒說道:
“嘴臉!常言說,齋僧不讓吃飽,不如活埋了。”
行者說道:
“收拾了傢伙,別理他!”
兩位老者躬身說道:
“不瞞老爺說,白天倒也不怕,像這位大肚子長老,也能供養得起百十來人;只是晚了,收了剩下的齋飯,只蒸了一石面飯、五斗米飯和幾桌素食,要請幾個親戚鄰居和眾僧們一起享用。”
“沒想到你們幾位來了,嚇得眾僧跑了,連親戚鄰居也沒敢請,全都供奉給各位了。”
“如果吃不飽,再去蒸。”
八戒說道:
“再蒸!再蒸!”
說完收了傢伙和桌席,三藏躬身,謝了齋飯供應,才問道:
“老施主,您貴姓?”
老者說道:
“姓陳。”
三藏合掌說道:
“這是我貧僧的本家了。”
老者說道:
“老爺也姓陳?”
三藏說道:
“是,俗家也姓陳,請問剛才做的是什麼齋事?”
八戒笑道:
“師父問他幹嘛!”
“難道還不知道?”
“肯定是青苗齋、平安齋、了場齋之類的。”
老者說道:
“不是,不是。”
三藏又問道:
“到底是什麼?”
老者說道:
“是一場預修亡齋。”
八戒笑得跌倒說道:
“公公太沒眼力!”
“我們是扯謊架橋哄人的大王,你怎麼拿這謊話哄我!”
“和尚難道還不知道齋事?只有個預修寄庫齋、預修填還齋,哪裡有個預修亡齋的?”
“你家裡人又沒有死的,做什麼亡齋?”
行者聞言,暗喜道:
“這呆子乖了些也。”
“老公公,你是錯說了,怎麼叫做預修亡齋?”
那二位欠身道:
“你等取經,怎麼不走正路,卻蹡到我這裡來?”
行者說道:
“走的是正路,只見一股水擋住,不能得渡,因聞鼓鈸之聲,特來造府借宿。”
老者說道:
“你們到水邊,可曾見些甚麼?”
行者說道:
“止見一面石碑,上書通天河三字,下書‘徑過八百里亙古少人行’十字,再無別物。”
老者說道:
“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