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十倍,陳白沙十幾歲就悟透佛道二教,而他三十歲時才通佛道。最後,有人說,王陽明所以建立心學,是因為經歷了一次嚴酷的放逐洗禮。
的確,人類歷史上一個永恆的定律是:任何一位偉大的聖賢都要經歷過一番非比尋常的困苦環境。摩西被放逐渺無人跡的沙漠,才有了《摩西十誡》;耶穌在顛沛流離的傳道中悟得大道;穆罕默德在放逐地建立了伊斯蘭教;釋迦牟尼放棄了王子養尊處優的生活,到深山老林中度過艱苦的歲月,建立佛教。這幾個人的成功似乎告訴了我們一個人生哲理:不經風雨,就不能見彩虹,逆境使人成長,讓人成熟。
但身處逆境就一定能有所作為嗎?從古到今,死在逆境中的人不勝列舉,何談成就!
那麼,到底為什麼是王陽明?
至少一個因素必不可少。王陽明出身¤╭⌒╮ ╭⌒╮歡迎光臨
╱◥██◣ ╭╭ ⌒
︱田︱田田| ╰……
╬╬╬╬╬╬╬╬╬╬╬╬╬╬╬版 權 歸 原 作 者
。。 ,他本人衣食無憂,這讓他有充足的條件隨心所欲。我們很容易就注意到一個問題:但凡哲學家,出身貧苦的極少。
實際上,這種“事後追溯”意義並不大。正如我們走在路上看到一起車禍,“事後追溯”就是,我們馬上思考自己怎麼會看到這起車禍的。你肯定能找到理由,如果你有耐心追溯,就會發現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已註定了你會看到這場車禍。
雖然王陽明具備的那些要素很重要,也許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王陽明在“悟道”之前反覆琢磨的那兩個問題:一個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另一個則是聖人如何從困境中超越出來。如果非要給“為什麼是王陽明”安一個看上去標準的答案,那麼這個答案就應該在兩個問題裡,它就是:聖人肯定不像朱熹所說的去外面尋找存活下去的真理。用排除法,不去外面找,自然就在心裡找。所以,他修改了朱熹對“格物致知”的解釋。
於是,王陽明心學的宗旨無非就是,我們心裡的良知是應對萬事萬物的法寶,無須去外部尋求任何幫助。
不過我們與其費力不討好地尋找他建立心學的能量,不如用心來學習如何獲得這種能量。這應該是王陽明的心願,也應該是我們的終身追求。
新朋友和新敵人
王陽明建立心學後,他的世界看似光明起來。他適應了龍場這塊土地,並且和當地的土著發展出了深厚的友誼,這源於王陽明高度的傳道責任感。悟道後,王陽明馬上把精力投入到講學事業中。他讓僕人開發了一塊空地當作潦草的講習所,熱情地向土著居民發出邀請。
實際上,自王陽明來到龍場,當地土著們就對這個有氣無力的中原人表現出了莫大的好奇。在他們眼裡,王陽明有些詭異。有時候,這個中原人很正常,也很勤奮。他耕種土地,修葺山洞,生火做飯。而有時候,這個中原人像個神經病,要麼一邊自言自語,一邊在森林裡來回轉悠;要麼坐在空地上,一動不動。有一段時間,他們認為王陽明比山中的虎豹毒蟲更可怕,而有時候,他們則覺得王陽明和藹可親。在森林中偶然相遇時,王陽明都很禮貌地向他們打招呼。
王陽明邀請土著去聽他的講座,土著們蹲在一起開會討論,有人說不去,因為中原人外表忠厚,內心狡詐。也有人說,可以去,但必須全副武裝。最終,王陽明幾次三番邀請的熱情感動了他們。他們只帶著一顆心來了。
他們是王陽明在龍場結交的新朋友,這些人被王陽明所講的內容深深迷住(土著講的語言和漢語不同,無從得知王陽明是怎麼向他們傳道的),每天都來捧場。有捧場的自然就有砸場的,正如一個出色的人有朋友就肯定有敵人一樣。
來砸王陽明場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