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朔郡發生叛亂和淪陷以及墨玄翊在臨淵城登基稱帝復國的訊息,如驚雷般先後傳回朝廷,瞬間在朝堂上下掀起軒然大波。皇帝趙炎坐在龍椅之上,臉色陰沉得彷彿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怒目圓睜,勃然大怒:“鎮朔郡竟被賊人攻陷,墨玄翊這逆賊還敢復國稱帝,簡直是欺朕太甚!眾卿家,可有良策剿滅這些叛逆之賊?”
鎮國大將軍趙擎天率先出列,抱拳行禮,聲如洪鐘:“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派遣大軍,即刻前往鎮朔郡平叛。叛軍初立,根基未穩,此時出兵,定能一舉將其剿滅。”
丞相諸葛明微微皺眉,輕撫鬍鬚,緩緩說道:“將軍所言雖有理,但此次叛亂涉及多方勢力,又有蒼雪國出兵相助,局勢複雜。貿然出兵,恐中敵軍埋伏。依臣之見,應先派遣探子,深入瞭解敵軍虛實,再做定奪。”
禮部尚書王倫也上前一步,躬身說道:“陛下,臣亦認為不可倉促行事。如今當以安撫民心為重,可頒佈詔書,曉諭天下,表明朝廷平叛決心,穩定民心,以免百姓因戰亂而生恐慌。”
兵部尚書錢峰卻有不同看法,他神色急切,大聲說道:“丞相所言雖穩,但戰機稍縱即逝。若等探子回報,敵軍怕是早已做好萬全準備。臣建議即刻調遣附近郡縣的兵力,組成聯軍,直搗鎮朔郡,給叛軍來個措手不及。”
御史大夫張衡一臉嚴肅,出列諫言:“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但出兵打仗,糧草先行。戶部需確保糧草供應充足,否則大軍未行,便已自亂陣腳。”
戶部尚書李檜連忙回應:“陛下,臣定會全力籌備糧草,保障大軍所需。只是如今國庫雖有儲備,但長期大規模用兵,仍需開源節流,還望陛下與諸位大人斟酌。”
鴻臚寺卿劉毅也站出來說道:“陛下,蒼雪國此次參與其中,不可小覷。臣以為可先派遣使者前往蒼雪國,責問其為何助紂為虐,試圖分化他們與叛軍的聯盟,或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大皇子趙軒目光深邃,沉思片刻後說道:“各位大人所言各有側重。兒臣認為,既要籌備糧草、調遣兵力,做好軍事準備,又要派遣使者,從外交上進行周旋。同時,還需加強國內治安,防止有心之人趁機作亂。”
二皇子趙宇則面露憂慮,輕聲說道:“父皇,戰爭一起,受苦的終究是百姓。兒臣懇請父皇在平叛過程中,儘量減少百姓傷亡,以仁愛之心對待天下萬民。”
就在眾臣各抒己見之時,一封急報奏章從落霞關加急送來被呈到了皇帝面前。趙炎開啟奏章一看,臉色愈發難看。奏章中詳細說明了拓跋淵繞道鎮朔郡的情況,以及目前落霞關的防守態勢。趙凌在奏章中表示,自己願率落霞關守軍主動出擊,與朝廷大軍會合,共同平定叛亂。
皇帝趙炎看完奏章後,將奏章遞給眾臣傳閱,說道:“三皇子在邊關主動請戰。眾卿家,如今三皇子願配合大軍行動,這平叛之策究竟該如何定奪,該由誰領軍去平叛呀?”
鎮國大將軍趙擎天再次說道:“陛下,既然三皇子有此決心,臣願親率大軍出征,與三皇子裡應外合,定能將叛軍一網打盡。”
丞相諸葛明卻搖頭道:“將軍勇猛可嘉,但此次叛亂,叛軍與蒼雪國勾結,背後或有更深陰謀。臣建議陛下可先命三皇子在落霞關按兵不動,觀察敵軍動向,待朝廷大軍籌備妥當,再一同進發,如此更為穩妥。”
兵部尚書錢峰著急地反駁:“丞相過於謹慎!戰機難得,若此時不果斷出擊,等叛軍站穩腳跟,再想平定就難上加難了。”
朝堂上,眾臣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有人主張速戰速決,有人傾向穩紮穩打,還有人考慮到外交與民生等諸多因素。皇帝趙炎坐在龍椅上,聽著眾臣的爭論,眉頭緊鎖,心中也在權衡利弊。
此時,大皇子趙軒暗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