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集 語音繭房

那天,廣州的天空格外悶熱,烏雲壓得很低,彷彿一場大雨隨時都會傾盆而下。診所的門被輕輕推開,一個身形略顯單薄的年輕人走了進來。他穿著一件皺巴巴的t恤,頭髮凌亂,眼睛裡佈滿血絲,眼神中透著焦慮與不安。

“您是方醫生嗎?”他的聲音沙啞,帶著一絲疲憊。我微笑著點頭,“是的,我是方芮,快請坐。”我給他倒了一杯水,示意他放鬆些。他接過水,一飲而盡,似乎這樣能緩解他內心的緊張。

“方醫生,我覺得自己快崩潰了。”他的聲音有些顫抖,“我好像陷入了一個自己都無法理解的困境。”我耐心地傾聽著,示意他慢慢說。他叫蘇然,28歲,是一名AI工程師,在人工智慧語音識別領域頗有建樹。

隨著交談的深入,我瞭解到蘇然的問題源自他對聲紋的過度痴迷。他所在的公司正在研發一款先進的聲紋識別系統,旨在透過精準的聲紋分析,實現更安全、高效的身份驗證和個性化服務。在這個過程中,蘇然卻逐漸迷失了自我。

“方醫生,我發現自己對不同人的聲紋越來越感興趣,甚至到了一種無法自拔的地步。我開始偷偷收集身邊人的聲紋,把它們儲存在我自己的私人資料庫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恐懼和自責,“我知道這樣做不對,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意識到,他的這種行為背後,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從行為主義理論的角度出發,我決定先幫他分析這種行為的產生原因,再逐步引導他改變。“蘇然,我們來回憶一下,這種對聲紋的過度關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格外強烈的呢?”我輕聲問道。

他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許久,他緩緩說道:“大概是在我們的專案遇到瓶頸的時候。團隊裡的競爭壓力很大,我為了能取得突破,開始瘋狂地研究聲紋資料。慢慢地,我發現自己不僅僅是在工作,而是對這些聲紋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感,好像它們是我掌控世界的一種方式。”

我點了點頭,這種在高壓環境下產生的心理依賴並不少見。我決定先幫助他緩解工作壓力,引導他透過健康的方式釋放情緒。我建議他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比如去公園跑步,呼吸新鮮空氣,放鬆身心。同時,我鼓勵他多與家人和朋友交流,分享內心的感受,而不是把所有的情緒都壓抑在心底。

蘇然很配合治療,他開始每天早起去公園跑步。有一次,他興奮地告訴我:“方醫生,跑步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放鬆,那種對聲紋的強烈渴望也沒那麼強烈了。”看著他逐漸恢復一些精神,我感到很欣慰。

然而,治療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一天,蘇然神色慌張地來到診所,他的手微微顫抖著。“方醫生,出大事了。我的私人聲紋資料庫被黑了,裡面的聲紋資訊可能已經洩露出去了。”他的聲音充滿了恐懼和絕望,“我可能會因此坐牢,我該怎麼辦?”

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一邊安撫他的情緒,一邊思考應對之策。我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幫助他面對這個問題,而不是逃避。“蘇然,我們先冷靜下來。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就要想辦法解決。你先仔細回憶一下,有沒有什麼線索能讓我們找到是誰黑了你的資料庫?”

在我的引導下,蘇然逐漸冷靜下來,開始回憶事情的經過。他發現,在資料庫被黑之前,他曾收到過一封匿名郵件,郵件裡似乎隱藏著一些奇怪的程式碼。我和他一起仔細研究這封郵件,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發現這些程式碼指向了一個神秘的組織。

這個組織似乎對人工智慧和個人隱私有著特殊的興趣,他們的目的尚不明確。為了揭開這個組織的真面目,保護蘇然,也為了避免更多人的聲紋資訊被濫用,我決定和蘇然一起深入調查。

我們開始收集關於這個神秘組織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