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2部分

。同時,華佗對同時代的張仲景學說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讀到張仲景著的《傷寒論》第十卷時,高興地說:“此真活人書也”,可見張仲景學說對華佗的影響很大。華佗循著前人開闢的途徑,腳踏實地開創新的天地。例如當時他就發現體外擠壓心臟法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這類例子很多。最突出的,應數麻醉術—酒服麻沸散的發明和體育療法“五禽之戲”的創造。

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效能的藥品作為麻醉劑,在華佗之前就有人使用。不過,他們或者用於戰爭,或者用於暗殺,或者用於執弄,真正用於動手術治病的卻沒有。華佗總結了這方面的經驗,又觀察了人醉酒時的沉睡狀態,發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術,正式用於醫學,從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術的技術和療效,並擴大了手術治療的範圍。據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的考證,麻沸散的組成是曼陀羅花一升,生草烏、全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四錢,炒南星一錢。自從有了麻醉法,華佗的外科手術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他治病碰到那些用針灸、湯藥不能治癒的腹疾病,就叫病人先用酒沖服麻沸散,等到病人麻醉後沒有什麼知覺了,就施以外科手,剖破腹背,割掉髮病的部位。如果病在腸胃,就割開洗滌,然後加以縫合,敷上藥膏。四五天傷口癒合,一個月左右,病就全好。華佗在當時已能做腫瘤摘除和胃腸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一次,有個推車的病人,曲著腳,大喊肚子痛。不久,氣息微弱,喊痛的聲音也漸漸小了。華佗切他的脈,按他的肚子,斷定病人患的是腸癰。因病勢兇險,華佗立即給病人用酒沖服“麻沸散”,待麻醉後,又給他開了刀。這個病人經過治療,一個月左右病就好了。

華佗行醫,並無師傳,主要是精研前代醫學典籍,在實踐中不斷鑽研、進取。當時我國醫學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相繼問世,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已基本確立和廣泛運用;而古代醫家,如戰國時的扁鵲,西漢的倉公,東漢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榮利富貴、終生以醫濟世的動人事蹟,所有這些不僅為華佗精研醫學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在華佗多年的醫療實踐中,他非常善於區分不同病情和臟腑病位,對症施治。一日,有軍吏二人,俱身熱頭痛,症狀相同,但華佗的處方,卻大不一樣,一用發汗藥,一用瀉下藥,二人頗感奇怪,但服藥後均告痊癒。原來華倫診視後,已知一為表證,用發汗法可解;一為裡熱證,非瀉下難於為治。又有督郵頓某,就醫後自覺病已痊癒,但華佗經切脈卻告誡說:“君疾雖愈,但元氣未復,當靜養以待完全康復,切忌房事,不然,將有性命之慮。”其時,頓妻聞知夫病已經痊癒,便從百里外趕來看望。當夜,頓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後果病發身亡。另一患者徐某,因病臥床,華佗前往探視,徐說:“自昨天請醫針刺胃管後,便咳嗽不止,心煩而不得安臥。”華佗診察後,說:“誤矣,針刺未及胃管,誤中肝臟,若日後飲食漸少,五日後恐不測。”後果如所言而亡。某郡守患疑難症,百醫無效,其子來請華佗,陳述病情,苦求救治。華佗來到病人居室,問訊中言語輕慢,態度狂傲,索酬甚巨,卻不予治療而去,還留書謾罵。郡守原已強忍再三,至此大怒,派人追殺,蹤跡全無。憤怒之下,吐黑血數升,沉痾頓愈。原來這是華佗使用的一種心理療法,利用喜、怒、優、思等情志活動調理機體,以愈其疾。

華佗對民間治療經驗十分重視,常吸取後加以提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