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章 年11月15日 臺北“國防部情報局”局長室

第一百三十二章

1964年11月15日

臺北 “國防部情報局”局長辦公室

其實,葉翔對“神斧行動”的匆忙實施內心裡是持異議的。他是軍統老行動處長、資深行動專家,太明白一個嚴密的方案對於行動成功的重大意義了。但是,大陸原子彈研製的神速進展態勢,上峰對驚天一爆的恐懼,提振信心的迫切需要,這些都迫使“神斧行動”的實施如上箭之弦不得不發。

當“安全會議”要求情報侷限時上報“神斧行動”的方案時,葉翔心中就知道這些久經訓練的精英已經成為“死士”了。

最後確定的方案分成兩個突擊方向:一個是北京,一個是羅布泊核試驗基地。去北京的8名隊員分成兩組,4人一組,由在當地的潛伏特務引導接應,任務是同時行動,選擇防守不嚴密的住宅區刺殺一至兩名核武器研究專家,得手後迅速撤退。目標為核試驗基地的12名隊員,任務更加艱鉅。他們計劃先分頭到蘭州、西寧集結,然後坐火車到嘉峪關,在那兒獲得境外飛機空投物資補給,然後分成兩組,偽裝成解放軍,劫持軍車或駛向核基地的專列,對核基地進行自殺性的突襲和爆破。

葉翔明白,這與其說是個艱鉅的任務,不如說是個愚蠢的計劃。可是目前情形下,總不能對中共發展核武器聽之任之吧,如果能以此讓中共的核彈計劃出現停滯,那麼付出這點代價又算得了什麼呢?光是情報局系統去年一年就有數百名武裝特工在突襲大陸的行動中成仁或被俘,神斧行動隊員雖然更精銳,但他們的價值也正體現在面對更艱難任務的英勇獻身上。

葉翔就像是輸急了眼的賭徒,明知手氣很背,仍然把賭注押在出現一把翻本的奇蹟上。他提心吊膽地一直等候著神斧行動能傳來讓他喜出望外的好訊息,這樣,至少能給被大陸原子彈陰雲下籠罩的國府振奮一下人心,情報局也能在高層心目中再出一回風頭。

可自從20名隊員踏入大陸,便如泥牛入海,了無音訊。足足過了半個月,他從一處得到報告,在北京負責接應隊員的特工失去了聯絡。他明白,大勢已去,一定是神斧的隊員被捕並供認了在北京的聯絡人。直到一份西江一號發來的簡短報告確認,有20名特工在入境時被捕,他才真正確信“神斧行動”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固然他心中有思想準備,但失敗來得如此之快、之徹底,卻是他始料未及的,這讓他在“安全會議”的同仁面前顏面盡失。人是情報局派出的,方案是情報局制定的,內心有異議卻沒說出口,他無話可說。只是回想起他參加學員結業式時的一幕幕震撼情景,為20名出師未捷的精銳隊員暗自神傷。

他枯坐了一會兒,拿起電話,叫來三處郭處長和吳副處長。郭、吳二人顯然也知道了“神斧行動”失敗的事情,有些垂頭喪氣,不敢直視局長的眼睛。

葉翔問:“人一入境即遭逮捕,你們怎麼看?”

方案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郭處長,他當然不認為計劃本身有什麼問題。他坦然答道:“如果在潛入內地的過程中,有個別人露出馬腳被捕倒可以理解。可是,局長,20人一入關就都被抓了,這太蹊蹺了。行動前,香港站來電,提出在身份掩護上有些紕漏,他們也做了周密的補救措施,可還是出了問題,太不可思議了。”

葉翔把目光轉向吳副處長,吳榮坤若有所思:“20個人分散進入,還不是同一天、同一時刻,卻被敵人準確識別,連廣州都沒進就全軍覆沒,的確蹊蹺。是不是身份證件上出了大問題?或者其中有人通敵,出賣了隊友?”

葉翔盯著兩人看了好一會兒,才說:“今天我們不討論技術細節,你們是直接負責行動的,就沒從這兩年的一再失敗中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嗎?從‘班超專案’到‘湘江計劃’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