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章 鋤奸佞大臣齊彈劾保閹豎皇帝獨裁決(二)

“在座都是名聞天下的大才子,拿這個考我,不是有意笑話我?”

張彩問:“既然是秀才,都讀過什麼書?”

“書倒看過不少,子史經籍,稍稍涉獵過,可跟在座的比,我做學生都不配。這樣吧,你們靠我背書。”

徐禎卿既是前七子之一,又跟唐伯虎、祝允明和文徵明合稱江南四大才子。

他有意為難趙瘋子,便問:

“既然子史經籍都讀過,秀才能背《資治通鑑》嗎?”

“大人讓我背哪一段?”

徐禎卿隨口說:“從建安七年開始吧。”

趙瘋子不假思索背起來。

在座的都吃驚得嘴巴合不攏。

康海是弘治十五年狀元,一向自負記憶卓爾不凡,他根本不相信一個落魄秀才能有如此超凡的記憶力。

“過去有個賣芝麻餅的,用《資治通鑑》包餅,有人買他的餅,得到兩頁,便將這兩頁背熟了,他跟人說通鑑,除這兩頁之外一概不知,人家就稱他‘芝麻通鑑’。”

張彩說:“算啦,準是徐大人跟趙先生合謀取笑我們。”

徐禎卿笑道:“你自己出題好了。”

張彩不相信,他讓趙瘋子從武德元年背起,結果趙瘋子還是十分流利背起來。

再沒人懷疑他的記憶力了。

李夢陽十分愛才的人,見趙瘋子有這等記憶力,就喜歡上他。

“趙先生的記憶力,考功名如探囊取物,何至於屈居人下呢?我們都有可能下去做試官,兩年後大比,務必到京找我李夢陽。”

趙瘋子向他拱拱手。

“原來這位是李大人,如雷貫耳,欽佩得很,只是在下對功名沒有興趣。”

原來趙瘋子年紀很輕就考中秀才,後來遇見一個江湖奇人,教會他一身武功,便將花在場屋的心思全放在武學上,將那功名之心全都淡沒了。

李夢陽連稱可惜。

“文武全才,竟不為國效力。”

“李大人才高八斗,當上高官,都不肯為國效力,何況我一介窮書生?”

王九思說:“李大人為國家殫精竭慮,怎麼說他沒有為國效力?”

“這樣說來,李大人是膽小鬼了?”

“胡說,李解元痛打國舅爺一事,天下婦孺皆知,當年我一聽說他打國舅爺,悲憤交加,當即就給他寫祭文,以為肯定要丟命哩。”

“痛打國舅爺,李大人不知道怕嗎?”

李夢陽笑道:“哪會不知道,將他從馬上揪下來,我就知道自己這條命完了。可就是氣他不過,還是打了。若非先帝爺聖明,我這條命早就沒了。”

“李大人經一事長一智,再不敢攬事了。”

“職責之內,不敢苟且。”

趙瘋子慨然說:

“今天若非李大人在座,我也不來撞席。宦官亂政,荼毒天下,現在正是剷除他們的大好機會,李大人為何不見一鳴?”

“在下供職戶部,不是言官,沒有言責,不好越位進諫。”

趙瘋子冷笑道:“這麼說來,只有科道官有權進諫,其他人只能噤若寒蟬?李大人當年痛打國舅爺坐兩回牢,坐牢坐怕了吧?宦官為禍百年,實為大明朝的心腹大患。當今皇上才登位一年多,大小莊田增加幾十處,百姓還有什麼活路?先帝遺詔和當今皇上即位詔書寫得明明白白。宦官膽敢違背聖旨亂政,為何不借著兩份詔書剷除他們呢?李大人若有此心,不僅為江山社稷,也為自己身家性命著想。如果不想捲入這場紛爭,還不如學張大人,儘快全身而退,免得到時遭受池魚之殃。”

李夢陽當然也想剷除內官。

他聽趙瘋子的話,也覺得只涉及本部的事